一、护身的“甲”
这里说的是“盔甲”、“甲胄”、“铠甲”之“甲”。
“甲”,《辞海》解:“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做成。”《辞源》解:“古代军人所服革制护身衣。”后者正确。
甲本指爬行动物或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作为作战时的护身衣,也是从动物的甲壳得到启示的。殷周到战国,是皮甲的盛世。主要用犀兕皮或一般的牛皮,偶用点鲛鱼皮。《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那",奈何。这是春秋宋国华元的从乘为其主帅弃甲降敌而作的辩护,说牛皮、犀兕皮都很多,丢弃一些甲衣没关系。役夫听了反驳道:“从(纵)其有皮,丹漆若何?”这是说虽然皮革还有,但宋国丹漆少,怎么办?从这一番对话,可知上古甲衣要用皮革,并要上漆。这甲不是整块皮革披身,而是先切成小片,似木札,再予缀连。多则七札。《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党”,潘尫之子。“蹲”,聚。他们能射透七札,膂力特大。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复原的十二领皮甲,都涂黑漆,整领甲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构成,上半身,特别是手臂关节都能自由活动。这样的一领甲,成本很高,制造工艺复杂。因此,上古车战中,只有战车上的奴隶主、将士有资格披甲,而车下众多的步兵是不披甲的。甲衣也用于驾马。《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介马", 甲马。齐侯轻敌而“不介马”,可见,一般是要让兵车的驾马披甲的。从曾侯乙墓出土马面廉看,马甲是整片皮制成的,与甲衣不同。
作为语词,皮甲之“甲",也作“介”,如上“不介马”句。又如(礼记·曲礼上》:“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表记》作“甲胄”。
“甲”还可代称披甲之人。《战国策·燕策二》:“齐军败,燕得甲首二万人。“甲首”,甲士,披甲之士。
整个上古,特别是在战国之前,“甲”只指皮甲,没有铁甲。从西汉起,进人铁甲时代,铁甲称“铠”。但是,皮甲并没有绝迹,从《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引李尤《铠铭》曰:“甲铠之施,捍御锋矢,尚其坚刚,或用犀兕。”铁甲,有时也称为“甲”。曹操《破袁尚上事》:“投戈解甲,翕然沮坏。”成语“ 解甲归田”,这显然是“仍旧贯”而浑称。它见于承古而用的一些固定词语或与“铠”的同义连用。唯此,“甲”在上古文献尤多,而在秦以后文献中,大为减少。
现代,皮的、铁的护身衣都没有了,用“甲”而称古代将土的护身衣,单用也是指皮甲,金属的称“铁衣”,“ 铁甲”。在极少的成语或固定词语“铁甲”“铠甲”“ 盔甲”中作为词素,才可浑指铁甲。
二、护身的“铠”
对于“铠”的界说,《辞源》说:“古代战士用以护身的铁甲。”《太平御览》卷三五五引《释名》:“铠,犹垲。垲,坚重之言也。”“垲”,坚石。则字当从金从岂,岂亦声。它是战国以后铁器时代产生的新字,故金可确指为铁,会其意:铁制的坚硬护身衣。“铠”是铁护身衣的专称。
上古是皮甲的 黄金时代,但到战国时, 已有了铁甲。 《战国策 ·韩策一》:“当敌即斩坚。甲、盾、鞮鍪、铁幕。”《史记·苏秦列传》作“坚甲铁幕”,司马贞索隐:“刘云:‘ 谓以铁为臂胫之衣。’”《吕氏春秋·贵卒》:“ 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衣铁甲,操铁杖以战。”不过,在整个战国时期,铁甲并未流行,即使先进的秦国,也不见用铁甲,秦陵兵马俑坑以青铜武器为大宗,陶俑上的甲,都是皮甲的模拟物。到西汉时,铁器普及,铁甲成为主要防护装备。《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汉武帝深悼霍去病:“ 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唐代的张守节正义:“玄甲,铁甲也。”班固《封燕然山铭》:“ 玄甲耀日,朱旗绛天。”从出土实物可知,到武帝时已发展为精锻细密的鱼鳞铁甲。
今所见最早的“铠”字,是战国文献《韩非子·五蠹》:“共工之战,铁铦矩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铦”,箭头。“矩”,通“钜”,长兵器。但大量用其字,要到汉武帝时期的汉简。如377:1简:“铠、鞮暓各一。”甲2287简:“□铁铠□。”(《居延汉简甲编》)“鞮暓”,即兜鍪。在汉简中,皮甲称为“革甲”。大约后汉起,铁制品更普遍,“铠”字也就常见了。诸葛亮《作刚铠教》:“勅作部皆作五折刚铠,十折予以给之。” 诸葛亮的五锻钢铠到六朝还很突出。当时,铠的种类已很多。曹植《上铠表》上就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马铠等名。其中两当铠像柄裆衫形,由一片胸甲与一片背甲组成,肩部加结,腰上束带,而“明光铠”——胸前背后都装有大的金属圆护,像明镜而闪光,它们都是南北朝时骑兵流行的铠式。到唐代,又发展成一种绢布铠, 可能是铠甲外缀绢布。从这里可知,铁甲的使用、发展是与骑兵、骑战的发展分不开的。到了宋代,铁甲发展到高峰,各种工序、规格都有定式。但是,由于铁甲的锻造极费工时、财力;一副完整的铁甲,重达四五十斤;特别由于火药的发明,火器的使用,铠连同皮甲到南宋而衰。元明各代只是它的尾声。
作为语词,“铠”一开始就是铁衣的专称。但以后有时也用为泛称,可指皮甲。《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引孔融《真刑论》曰:“古圣作犀兕革铠,今盆领铁铠,绝圣甚远。”(“盆”或作“盔”。)同书卷三五五引王隐《晋书》曰:“(马隆)以磁石累夹道侧,贼铠不得过,隆兵着牛皮铠得过,贼以为神。”这些“铠”都指皮甲。
要之,“铠”:古代将士所穿用铁片缀连成的护身衣。有时也浑指皮甲。
说明:本文来源于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