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
我只想说,寒冷放大了我的感官,使我达到了入微的层次,感觉时间流速变慢,度日如年。
今年是我到南方的第一个冬天,彻底打破了我对南方冬天的幻想。我以为纬度相差那么多,南方冬天应该不太冷,凭借祖辈们纵横北方冬天多少年的经历,即使没在自然选择下形成抗寒基因,至少耐寒能力不差吧。结果到了南方,自己和南方人一样过冬全靠抖。
取暖基本靠抖
我常常在想,祖先们是如何熬过这样的严冬的?我们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冬天依然是想要敬而远之,他们是如何过冬的呢?经过我一番查找,终于找到了祖先们抗寒的方法,接下来小编我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古人的过冬方式。
衣:古代人主要依靠袍和裤过冬
夏商周时袍只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因为保暖性能好,袍子成了士兵冬天的标配,类似我们现在的军大衣,“战袍”即来源于此。但是得到一个“战袍”可不容易,《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反映了当时秦国军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棉袍抵御寒冷的情形。
马王堆 绢地“长寿绣”丝绵袍
袍子有优有劣,好的袍子里面填的是高级蚕丝絮,称为“茧”,差的袍子填的是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才叫袍,穷人靠这种袍子御寒。
在先秦时期,人们冬天穿袍子很有讲究,外面必穿一层罩衣,此即《礼记·丧大记》中说的“袍必有表”。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才将袍光着穿。
汉冬装锦袍
自汉代开始,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是那么将就了,女性在家里时也可以将袍子直接当外套穿。因为没有罩衣,不太好看,但是抵挡不了爱美的心,古人有意在袍子的领、袖、襟等部位加以点缀,袍渐渐成为一种体面的冬装。魏晋时期,袍子已取代之前同样流行、功能差不多的襜褕,连皇帝都爱穿。
襜褕(直裾)
在东汉后期袍已成皇帝的常服之一,唐朝开始黄颜色的袍子即“黄袍”成为皇帝专用装。
唐代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因在夹层中填的是棉絮,时称“绵袄”,保暖功能更好的棉袄里子用毛皮做成,又称为“皮袄”。
明清时棉袄已成为过冬御寒的主力服装,从穷人到贵族都喜欢穿棉袄。
明清时的袍子
裤子,是古人下身所穿的一种重要冬装。你不会想到,一开始人们穿的是”开裆裤“。
商周时期,古人已经穿裤子。早期的裤子只有两条裤管,称为“胫衣”,没有裤腰,用绳带系缚。胫衣没有遮羞功能,是出于御寒保暖需要而设计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穿的裤子都是开裆的。早期的棉裤,不论老少、不分男女都是开裆,已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实。
胫衣 袴 裈
汉代开始,提倡穿合裆裤。为了区别,古人称开裆裤为“袴”,合裆裤为“裈”。
除了袍和裤,古代还有其他的装备,古代就有了帽子、手套、暖耳、貂裘、锦缎、斗篷,在清宫剧里可以看到一点不比今天差。
食:喝热酒,吃火锅
喝酒取暖古已有之,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杯暖酒下肚,整个人就从内而外的暖起来了。
问刘十九
现代人冬天喜欢吃火锅,古人也喜欢在冬天吃火锅,火锅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准备一口锅把水烧开,再把菜准备好就行,基本上不会做饭的人也能做火锅。冬天吃一顿热乎乎的火锅,也是一件享受。
有盘鼎 故宫博物院藏
住:燎炉、壁炉和椒房殿
古人们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学会了用火,以火烧烤食物、取暖和照明。
到了春秋时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叫做“燎炉”的工具,是专门用来烧炭取暖的家伙事儿。
燎炉
到了秦朝,在皇宫之内已经出现了“壁炉”、“火墙”,秦始皇就有专门的壁炉用来御寒,供于浴室和平常取暖所用。壁炉和火墙的排烟口都是放在室外的。火墙的做法,就是用使筒瓦相扣以成管道状,然后埋在墙内,这就是暖气的雏形。
西汉长安椒房殿复原图
到了汉武帝时期,皇宫内建立了一座椒房殿,专门搞出来让皇帝在冬天居住,《西京杂记》中有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
清 铁五足八方火盆片
除了这些,还有火盆、足炉、熏炉等高级装备。
行:手炉——古代的暖宝宝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手”、“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发现没有,这就是今天的暖宝宝。在清宫剧里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可以随身携带,方便实用。
清 铜錾花鹤鹿纹手炉
人们都说富人靠氪金,穷人靠变异,在取暖上富人是也是氪金玩家,穷人只有一个字“熬”,看你熬过冬天,还是冬天熬死你。
举报/反馈

笑看风中微尘

1278获赞 558粉丝
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