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地方,也是最亲切的地方。改革开放40年,从单一的温饱供给到情感经济时代,西安这座承载千万人口吃穿住行的大“家”,40年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家”的向往与愿景。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西安家”创新力不断刷新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值。
综合体大数据:
2018西安新开购物中心数量创新高
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照国家“三新”统计制度规定,涵盖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3种以上商品零售业态以及餐饮、文化、娱乐、健身、游艺、培训三项以上服务,营业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商户大于50个的统计标准,截止到2017年底,陕西规模以上城市商业综合体共有38个,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达194.95万平方米,车位数达25199个,全年总客流量达2.26亿人次,实现销售额136.45亿元。
2006年以来,陕西城市商业综合体开业数量不断增加,从2008年开始,随着万达广场入驻西安,开启购物中心10年征程。其中2015年达到高潮,当年新开业11家,占总数的28.9%,2018年西安新开购物中心已经超过30个,从容打破2015年最高峰。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表明,用零售、休闲、购物中心、消费力等四大指数来衡量的商业地产活力指数城市排名中,西安从2017年第11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0位。
大商圈大数据:
三个中心+48个商圈组合出击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商圈发展,西安的变化让陕西人印象最为深刻。
80年代西安商业发展品类单一、商品紧俏,商圈主要集中在小寨商圈、纺织城商圈、土门商圈、解放路商圈。西安人逛街首选五路口西北十字的北大街商场、解放路民生、东大街出口转内销的华侨商店。
到了90年代,西安商业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小商品闻名的康复路商圈、以江浙沪针织品闻名的骡马市、西大街的城隍庙、纺织业发达的纺织城商圈、专卖店云集的东大街商圈、小寨商圈的服务社,成为90年代西安人逛街首选。
1998年至2000年,随着世纪金花和中大国际的开幕,越来越多的精品百货加入西安商圈阵地。2000年后,随着金鹰、世纪金花的入驻,高新商圈逐渐崛起,2005年后,曲江商圈以文化+旅游+商业的组合拳渐成气候,2008年随着李家村万达购物中心的开业,西安正式进入了购物中心10年美好生活。
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的消息,随着大西安建设的发展定位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西安未来将打造钟楼商业中心、西咸商业中心,浐灞商业中心等三个中心,解放路商圈、长乐路商圈、大南门商圈等48个特色商圈的大西安商业体。
城市时髦40年:
收入增长22.8倍
风尚从单一灰到高级定制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表明,改革开放40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22.8倍。随之增长的还有西安人的时髦指数。
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主席王浩天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髦从色彩开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街上以深灰色、深蓝色系为主,90年代对色彩的追求越来越斑斓,经历了满大街的朋克风、染发潮后,时髦越来越个性化,敢于去尝试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图案
王浩天说,品牌的变迁也非常明显。从手工编织的毛衣、街坊大妈的裁缝铺,到卖场里摩登的时尚品牌。东大街华侨商店的牛仔裤、世纪金花的阿玛尼香水、2000后中大国际南门店开幕,2018年,西安SKP携众多奢侈入驻西安,西安风尚已经与全球同步发声。而西安的风尚家,除了卖场选择,更加突出高级定制,钟爱小众设计师的个性风尚,家时髦越来越有态度。
商业未来版图:
下一个40年最有趣在于未知
改革开放40年,西安“家”的“朋友圈”,已经从单一的街道百货商店,向复合型的大商圈扩展。钟楼、小寨这些老牌商圈青春焕发,曲江、北郊商圈强势升级、区域社区型购物中心一站到家,新零售巨头“盒马鲜生”从南二环到长安区,6家店已经遍地开花。
中贸城市生活广场董事总经理姚鑫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些去东大街买衣服,西大街买生活用品的时代已经过去,购物中心正在以一站式的复合型的多业态的满足人们三公里生活需求。从传统的百货到购物中心,到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的新零售,40年西安商业发展,有趣的地方就在它的多变与未知:“未来,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市场有什么样的变化,就需要商业不断创造与满足。” 华商报记者 尚璟
举报/反馈

华商报

388万获赞 10.8万粉丝
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华商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