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10时58分,随着一声巨响,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的丰满水电站原大坝进入爆破拆除工序。
“中国水电之母”-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历经日本、伪满洲国、解放战争、新中国等多个历史进程,一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还曾登上过第二套人民币的图案。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这座“中国水电之母”的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一、劳工血肉,铸造大坝
早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就开始了对东北水力资源的占据。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占据了全东北,并将东北作为日本战争的大后方开始进行铁路、水电、工厂等一系列的建设。当然日本人是不会干这些粗活的,大量东北的老百姓就成为了日本压榨的劳动力。
1936年1月17日和8月28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两次指示伪满政府,必须于5年内在松花江建设18万千瓦的水电站。在日本人的计划中,整个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至少要建16座水电站:鸭绿江水系要建立7座水电站,浑江水系要建2座,松花江水系建7座。1937年1月,丰满水电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日程。
丰满电站开工 丰满水电站坝址选定于东经126度37分,北纬43度41分的第二松花江中游,距吉林市上游25公里,位于猴岭和蛄塔岭两山峡谷之间。丰满原名“风门”,因山高风大而得名。
当时条件有限,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日本人为了完成亚洲第一大坝的目标,采取谎报做工地点或编造优厚待遇,以“吃好住好大工价,三年期满免费送回家”为诱饵,从华北东北等地骗招大量劳动力。据吉林市劳工纪念馆馆长闻贵芳介绍: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从关内共骗招了11万人。此外,日本人还收降保安补充队、在东北摊派劳工、使用“犯人”,约有20万劳工参与修建大坝。在日本监工、特务、警察的残酷虐待下,被镇压、病死及事故死亡近万人。
当年的中国劳工 据史料记载:1937年冬季,大坝开始围堰工程的施工,当时丰满的温度约为零下40摄氏度,江面上的冰层厚约1米。日军监工使用狼牙棒、皮鞭等命令劳工破冰建造围堰,对不慎落入江中的劳工不闻不问,并阻止其他劳工救人,因此,无数劳工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二、先天不足,后天坎坷
按照日伪规划,丰满水电站大坝的总长将达到1080米,高92.7米。号称“亚洲第一工程”。但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急于发电支援战争,大坝浇筑进度不断加快,浇筑质量低劣,出现大量的蜂窝孔洞,坝体严重漏水。
当年的坝体施工 1942年11月初,水电站在中国工人的血泪下终于完成大江截流,水库开始蓄水,1943年3月25日1号机开始发电。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机组安装容量仅完成50%,大坝完成182.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还未全部完工。水电站发电总量为14.95亿度,这些电全部被日本殖民者独占,中国老百姓一度也用不上。
1945年苏联军队以缴获战利品的名义,将已投入运行的2号、7号机组,和正在安装的3号、8号机组,及尚未安装的5号、6号机组的主体部件强行运往苏联,只剩两台厂用机组和1号、4号机组维持最低发电需要。
1948年3月新任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的卫立煌命令部队炸毁小丰满水电站。但是驻守小丰满水电站的士兵只在水电站配电室扔了一捆手榴弹,用步枪打坏了一个变压器交差了事。
三、历经艰苦,迎来新生
1948年东北解放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新中国成立后,丰满水电站建设被列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1950年,苏联专家经过计算认为,如遇大洪水,薄弱部分的坝体有倾覆危险,要求抢筑混凝土。当时离汛期只有两个半月,新中国的工人连续奋战75个昼夜,成功抵御了当年的特大洪水。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当年劳工控诉罪行 【丰满劳工王有清1964年在“慰灵碑”前控诉日本侵略者当年奴役中国劳工的罪行】
建国初期,在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两方面,丰满电厂占东北电力系统的一半以上,担负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军工产品生产的主要供电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建厂以来至2017年底累计发电1080亿度左右。
七十多年来,丰满水电站不仅为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能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电力工业培养了2000多名领导干部和技术人才,遍布长江、黄河流域,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因而享有中国“水电之母”、“水电摇篮”之美誉。
新丰满大坝设计图 虽经多年补强加固和精心维护,但丰满水电站部分先天缺陷仍然无法彻底消除,后被评定为“病坝”。2012年,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该工程是按恢复电站原任务和功能的目标,在原址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新大坝工程于2014年7月开工,计划于2019年6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水电站老坝体不会被全部拆除,将在左右岸分别保留部分坝体作为纪念遗址。
(本文根据新华网、辽宁日报、中国电力史料选编、丰满发电厂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