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小龙讲春秋。咱们继续上一期的进行讲解。
上一期我们说到,这边郑寤生对弟弟的筑城这件事没响应,那边呢郑段可没闲着。没过多久 ,郑段要求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向郑寤生效忠的同时,也对自己效忠。我们前面讲过,京邑,在河南省的荥阳,而郑国的都城,是在河南省的郑州的南边,相对位置来说,京邑是在郑州的西北边。郑段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同时向他效忠,也就意味着郑国从东北角到西南角的对角线划开,被一分为二了。
这下连郑氏族群里都有人开始感到不安了。郑国公子郑吕跑来劝郑寤生说:“国家经不起这样的分裂,国君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将国家送给太叔,请让臣去侍奉他;如果不打算给,就请除掉太叔,不要让民众产生二心。”
郑寤生好像没事人似的,说:“无需烦恼,他会自取灭亡。”
无论哥哥是不敢管还是不想管,郑段继续加紧攻势了。郑段又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完全效忠自己,势力直达廪延。郑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了。郑吕又坐不住了,跑来找郑寤生说:“行了行了行了,已经够了,如果郑段力量再加强,就无法限制了。”
郑寤生还是老样子,说:“不行仁义,民众就不会和他亲近,实力再强迟早都会崩溃。”
这里我们就要回想一下了,前有祭足提出担心,后来郑吕也三番五次的来劝,可是郑寤生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原因是他掌握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制邑。我们再打开地图看一看。京邑是在郑国国都的西北角,但是制邑也在郑国国都的西北角。制邑就像一根芒刺,郑段不管怎么折腾,他都没办法实质性的分裂郑国。正式因为牢牢掌握了制邑,所以郑寤生一点儿都不担心。
再说郑段,加固城墙、聚集粮草、修缮武器、备足了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都,武姜则做内应打算打开城门。这个计划被郑寤生知道了,听说了发动攻击的时间,说:“时机已到。”于是命令郑吕帅车兵200乘讨伐京邑。郑吕兵临京邑城下的时候,京邑背叛了郑段,投降了郑寤生。这会儿郑段正在攻打郑都的路上,一听说大本营没了,哪还敢攻击郑都啊,就绕过了郑都,往北逃亡到鄢邑,郑寤生完全没有给他喘息的时间,继续讨伐鄢邑。郑段在鄢邑无法立足,五月二十三,郑段流亡到共,共是卫国的地盘,郑寤生就没再追击了。
前面讲了郑段从到受封,到扩建城池,到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向他效忠,到偷袭郑都,前前后后也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放在《春秋》里,也只有两句话。可是大家要注意,史书上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本年是郑寤生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如果他刚即位的时候就分封了郑段,也就是说,郑段这次政变,从谋划到起兵到败北的过程长达二十多年,中间也曾风光一时,可是一朝发动,败得这么不堪,所以郑段落寞之心可想而知,他到共地之后,再也没有离开,共也就成为了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共叔段。
郑段任意胡为,不像做弟弟的,所以春秋不提他弟弟的身份;郑寤生不说管教弟弟,而是由他任意妄为,不像做哥哥的;兄弟两个斗气来,好像两个国君在打仗,所以春秋记录这段故事用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郑伯,说的就是郑寤生,有点讥讽他不加教诲放任弟弟,简直就是有意造成这样的结果;鄢,就是郑寤生彻底击溃郑段的地方;之所以不说郑段流亡,是悲悯郑段的故事,不忍下笔。所以说史官直笔,但直笔未必无情。
春秋就只有一句,之所以说郑伯而不叫公,是讥讽他哥哥不像哥哥,克,讲的是两国交战,说段而不说叔段是讥讽弟弟不像弟弟,于寅,是说很远,微言大义,褒贬在其中矣。
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小龙讲春秋。不要吝啬你们的小手,喜欢就关注吧!
关注小编,我把一切告诉你!
举报/反馈

小龙讲春秋

25获赞 130粉丝
专注于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