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写到大秦军队如何行军,这次就看看大军又是如何安营。
等待命令,准备安营 各部队到达全军预定集结地点,立刻改变行军序列进入战斗部署状态。首先就是安营扎寨。第一步就是是设置警戒线,分为内外两层。内为警戒阵营,关键位置设置战车结阵的防御工事,同时,一部分士兵会在视野较好的核心位置搭建瞭望台。剩余士兵部分待战,部分休息。而外线则为警戒哨,人员多为伍、拾规模。在军队驻地外围和敌军进攻方向,还有侦查间谍人员组成的情报部队,甚至包含便装人员,相对独立刺探敌情,而后迅速禀报中军。中军收到各类信息后,展开分析,谋划下一步动作。于此同时,随军天文地利人员根据现场环境或事先获得的地形图,进行核对和卜测。这个工作结束,则立刻请示统帅,得到准许马上按照计划的位置开始搭建!
有了警戒,轻装开建 搭建的工作也是有条不紊。各部队依据指挥中心事先由专业技术人员绘制的图纸,立刻开启的造城运动。而整个过程都会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这个岗位在当时叫股肱 ,秦军的具体名称,尚未考证出。营寨的搭建很有讲究,既要考虑天文,还要依据地势,同时各军的大营必须形成互相拱卫的掎角之势。具体各营相互间的实际距离,由于小编有画说话手里尚未查证到实际数据,容以后有证据再介绍。现在仅以中军大帐,也就是主力军团指挥中心营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搭建的场景。
营寨规划,类似大型村落布局 整个营寨搭建,除了警戒和待战部队,几乎全员参加同时展开。以主帅营帐为中心,迅速展开搭建。事先预留主帅营帐至辕门的快速通道。并在辕门内侧和营寨周边角落视野好的地方搭建瞭望哨台。辕门内至主帅营帐之间还会设置拒马。这个大家看三国演义时应该经常看到,不细说。其次就是设置栅栏。长期作战需求的栅栏比较高,有些短期作战的营寨栅栏则相对较矮。在栅栏外围,条件允许则会挖壕沟,辕门设置吊桥。而挖壕沟所得到的土,则会加固营寨栅栏或者瞭望台和辕门,甚至会做成土木结合的小型城墙。栅栏外围根据地势,会设置拒马,地刺,相对较密。辕门外留有快道,宽度低于战车正面尺寸,仅可以通过人马,以防止敌方战车冲营。平坦之处的营寨,还会在栅栏外设立战车防御工事,强弩重步协同守卫,与营寨互为补充!
土木结合的栅栏,非常坚固 营寨搭建完毕,除了先期散置在外由侦查和间谍人员组成的情报部队继续工作外,其他警戒人员则会重新编成,分为内层保卫和外层保卫阵营。内层警卫由指挥中心的警卫部队担任,负责整个中军营寨的保卫,分为固定警戒位和流动警戒位。重要将领和主要参谋等人员,还会有人数不等的随身警卫执行保护工作。上述所有岗位的军士轮流交替,始终保持警戒、备战和休整三个状态共存的局面。
边防军团驻地指挥中心,防御要求更高 外层警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战略位置和交通咽喉的固定警卫军队,根据重要程度安排不同规模的军队。二是流动警戒部队,多为车步协同,或者车骑协同。中原地带则多是车步骑协同。这是一支集警戒和机动阻击作战为一体的战斗巡逻队,严格按照战斗状态部署。同时也会有专门的骑兵来回穿梭于各个巡逻部队之间,进行检查和信息收集,随时报告大营。三是每个营寨之间都会有常规巡逻队,按照防区划分执行巡逻警戒任务,交叉区域则会有口令进行识别。具体的巡逻队数量根据各个营寨之间的距离而确定的,按照安全角度考虑,推测是每隔10-15分钟有一支巡逻队通过。
后世军营结构规划相同,这是小型营寨 差点忘了,第一阶段还有个工作,就是驱离附近的闲散人员,并设立禁区。任何无关人员和平民不得进入,尤其是女人!这一点在战时管理得相当严格。任何进入营寨或警戒范围内的人员,如果没有通关的关节或相关证明,等待他的或许是被当成地方间谍直接处死。需要补充的是,执行任务的侦查和谍报人员,他们主要任务就是在敌军必经之路范围内,或明或暗地侦察。分工也非常明确的,至少是三人一组。1个负责观察,1个负责警戒,还有1个要随时回去报告。很像三三制。
安营扎寨,车兵也保持警戒 体系完善,组织有序,始终保持警戒!使得大秦军队的扎营工作也显得毫不含糊!本文原创,百家首发!参考资料《六韬》、《尉缭子》、《商君书》、《战国策》。错漏之处,请您赐教!谢谢阅读,下回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或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