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是东莞作为外来人口大市的重要发展经验。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东莞,也比其他地方更早遭遇社会转型所带来挑战——本地与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社会治安任务复杂繁重、劳资纠纷易发多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等。近年来,通过打造友善之城、加强治安建设、扩大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举措,东莞在“突出外来人口融入,构建和谐善治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实践从未停步,和谐友善的文明形象一步步变为现实,良好的综治环境已成为东莞优质营商环境和亮丽的城市名片。
狠抓社会治安增强群众安全感
1989年,江西人蒋有德来到东莞万江,和妹夫一起创办了一家木刷制品厂。工厂经营得好,国外的订单应接不暇。至1992年,蒋有德的员工超过500人。“那个时候最头疼的是治安问题。一是工厂外面偷抢比较多,尤其是发工资的时候要派一大队保安护送员工。二是员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经常打架斗殴。”
蒋有德的感受反映出改革开放以后东莞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彼时,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为号召和推力的“打工潮”形成,人口、物资、资金大量流动,东莞社会治安日趋恶化,刑事案件大幅上升,初步形成以流窜犯罪突出、惊天大案多发为特征的动态化治安格局。
黄江镇外来工交通安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东莞在改革开放40年来紧跟时代步伐,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积极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困扰、保障性难题,加快建立现代警务机制,夯实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1990年,东莞创新摸索出全市警民联防机制,坚持巡逻放哨,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取得突出成效。东莞公安一方面夯实自身实力,继续严打突出犯罪,坚决遏制犯罪高发势头;另一方面则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群防群治的方式方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治安形势更趋严峻。从1998年开始,东莞积极推行以强化专群结合为导向、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心的社区警务改革。具体做法是在基层建立若干个警务区,实行派出所所长领导下的警长负责制,并把警务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实行“一区一警、一警多能制”。这也是东莞首次提出“一警多能”的模式。
此后的2006年到2017年,东莞市政府连续12年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列为市政府十件实事之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东莞积极动用社会各种有效资源,建立治安防范网络,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全市范围内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利用“互联网+”理念构建新型警务作战平台。在不懈努力下,东莞全市犯罪警情多年持续下降,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犯罪基本得到控制。
2017年9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对2013—2016年度全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东莞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实现了三连冠,首次捧回了沉甸甸的“长安杯”。
“现在东莞治安非常好!”如今,蒋有德已经退休,但他创办的工厂还在经营之中。相比于30年前,工厂周边的治安已经不需要他担心了。
扩大优化公共服务大力改善民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上世纪90年代,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火遍全国,唱哭了无数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一批又一批青壮年务工人员来到东莞,他们的子女不得不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长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两地分居。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呼吁,希望能在东莞解决子女读书的需求。为了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2009年开始,东莞在广东全省率先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以随迁子女父母在莞服务年限、居住年限、参保年限、纳税情况、文化程度、职业资格等多方面情况为依据进行积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通过积分入学制度,有效形成入学的公开规则,这一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东莞随迁子女数量逐年增长,也在考验着这座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在人口流动压力下,积分入学政策留住了不少城市发展的人才,增加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和改善民生事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早在1992年,东莞就在全国率先实施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对职工医疗实行社会统筹,使职工医疗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2003年又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4年6月1日开始,全市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全市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13年,东莞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这一全民的公平医保制度体系覆盖全市所有的人群,破除了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开创了全国先河。
养老保险的改革创新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并摸索出宝贵的东莞经验。2000年1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暨两个文明建设表彰动员大会,宣布建立农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由市财政拨款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这标志着我国地级市率先覆盖全社会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东莞全面推动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这是我国在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带有全局意义的实践。
在医疗卫生领域,东莞于2015年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至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15.22亿元;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3所,形成了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981年,道路的右边是当年的海军423医院,即现在的执信公园位置,正在建筑的是“虎门宾馆”。
在户籍制度领域,2007年,东莞出台企事业人才入户暂行规定,首次打开了外来人口入户东莞之门。2010年出台积分制入户办法,被称为东莞入户政策“二度破冰”。2011年出台《东莞市积分制入户暂行办法》《东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实施细则》,确立了“条件准入”和“积分管理”相结合的积分制入户工作模式。2017年又取消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申请入户的基本条件,积分入户门槛进一步降低。2018年,东莞积分入户政策全面取消,并实行“两个五年”入户条件。
以文明城市为目标填补社会建设短板
1990年,导演成浩与谢丽虹来到东莞,在虎门镇南栅工业区和打工者们一起生活了几个月,进行电视剧《外来妹》的创作,讲述打工者的个人故事和命运变迁。《外来妹》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富有改革开放时代特征的东莞形象首次走进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2007年1月,经过全市范围公开讨论,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式公布东莞精神的表述词为“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海纳百川”体现了东莞开放的气魄和包容的胸怀,是东莞改革开放精神的真实写照,既反映了东莞特殊人口结构的城市特征,又符合东莞位于珠江口濒临大海这一区位特点;“厚德务实”既是东莞的城市人文精髓所在,更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元素,符合东莞城市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市民道德品行的要求。
此后,东莞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城市建设中,东莞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性地将文明创建的高标准延伸至镇村,进行环境大整改。在2017年“全国文明村镇”的评选中,全市两个镇、三个村同时入列,显示了东莞统筹推进市镇村一体化文明创建的扎实成果。一个个民主和谐的“好村社”在莞邑大地不断涌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基层善治“风景林”。
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推进过程中,东莞打造出一批省市共建、市镇联建的治理创新优秀项目。同时创新探索将积分制管理由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导入至社会管理、居民自治、社会信用和志愿服务领域。
东莞还通过推进社会治理“智网工程”、建立“平安建设促进会”工作机制、异地商会积分制管理、平安文化建设等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数读
2010年
2010年,东莞在全省率先出台积分制入户办法。截至2017年底,共有44624人获得积分入户资格,加上随迁家属56806人,共有101430人通过积分入户落户东莞。
2010年,在东莞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数量为70.3万人。2017年,这一数据增长至110.5万人,约占全市在校生总人数的77.6%。
2012年
自2012年以来,东莞市财政累计投入180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
2015年
东莞于2015年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至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15.22亿元,“药占比”从32.9%下降至26.26%。
东莞全市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3所,形成了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志愿者是文明城市的亮丽风景线,目前东莞全市注册志愿者达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3%,收获了“志愿者之城”的美称。
金句
“东莞治理”与“东莞制造”齐飞
2017年,东莞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实现“四连冠”。这块“金牌”意义特殊。众所周知,“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反映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的最高荣誉称号之一,含金量颇高;而这么多指标中,又以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干系最为重大。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东莞探索治理现代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
2007年1月,东莞精神的表述词被正式确定为“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会聚东莞,追梦圆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沿海与内地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呈现出一片创业热土、一方生活福地、一个和谐家园的美丽景象。
友善东莞,让城市更温暖!
2016年,在众多市民的共同参与下,东莞市“友善之城”建设主题宣传口号确定“为友善东莞,让城市更温暖!”这句口号体现出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反映了友善东莞的温暖和谐,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响亮,富有感染力,能够很好地向外传递友善东莞的独特魅力。
评论
“东莞治理”正成为又一个“金字招牌”
截至2017年末,东莞全市常住人口834.25万人,其中非东莞户籍人口622.94万人,占总人口的74.67%。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从“人口倒挂,矛盾叠加”到“共治共享,文明城市”,东莞能够凝聚众多外来人口,得益于不断创新社会和谐善治机制,不断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改革开放起步后,经济的快速工业化、农村的快速城镇化、庞大的外来人口、毗邻港澳的特殊区位等因素,给东莞提出了更加严峻的社会治理难题,使东莞早早开始着手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填补社会建设的短板,探索治理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包括东莞在内的东部先发地区率先遭遇“成长的阵痛”,普遍呈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东莞更自有其特殊性:一是经济结构特殊,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加工贸易的重镇,东莞长期以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产业为主;二是地理位置特殊,毗邻港澳的区位成就了发展,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三是行政架构特殊,市下不设县,直管镇的扁平结构;四是人口结构特殊,遍地工厂的村社区里,“洗脚上田”的农民仍是满脑子农村思维。在上述背景下,东莞一度面临“产业低端化与空心化”“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病’”“新移民的服务与管理难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病’”四大城市发展陷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东莞早生病,也早诊断、早吃药、早治愈,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路者。
在东莞,不仅第一声“号角”由此吹响,整个社会治理创新从问题的诊断,到政策目标,到方案举措,再到引导落实的全过程,党委政府都是“掌舵人”和“设计师”。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东莞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党政主导下,社会才能“放而不散、活而不乱”。
为此,近年来,东莞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探索和实践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社会”“好社会”,加快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小政府”“强政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不懈努力,“在党政主导下有序引导社会参与,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初见端倪。继“东莞制造”后,“东莞治理”正日益成为这座城市又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金字招牌”。
来源:南方
举报/反馈

东莞网警

3710获赞 1万粉丝
东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
东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