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土地
文/许一跃
车在一个山谷里停下。
这里叫大湾村,是水门畲族乡小竹湾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很小,落在一个山坳里,偏僻,寂静,在迷迷茫茫的云雾中,山、田、竹、树、古道和十几座朴素的民房,显得很美。
村子的四周,全是竹,一簇一拨,结集在山头,排列在路旁。一股股清香味,与雾一起总缠绕在游人的身旁。据说,当年红军在这里,竹子起了巨大的作用。竹尖做了竹枪,竹节做了盐桶……红军靠雾里的竹林做埋伏,老百姓靠竹扁担为红军送粮挑货……也许,是心灵触到了红军精神,便对这红土地里一幕幕的竹林肃然起敬。你看,那堆青翠的竹群,正满怀志向冲上云霄;那棵马上就要枯了的老竹,却还要在枝节旁生长出嫩叶来;那个竹笋已被大石压得喘不过气了,却还要硬撑着伸长……
大湾村的房子多是土木建筑,有一种古旧的美。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尊石碑。一尊是立式的,碑上红色的字赫然醒目: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四团成立纪念碑;另一尊是横式的,黑底衬托出大字:吴立夏故里。故里就在碑的对面,是被敌人烧后重建的,一座简陋的两层木瓦房。
吴立夏是大湾村人心中的骄傲。
1912年春天,村中贫农吴阿顺的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邻人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吴立夏。吴立夏家境贫寒,在“解放劳苦大众”的呐喊声中,跟上了共产党。共产党没能给他富裕,却给了他坚定的信念。从此,他披破衣穿草鞋,风里来雨里去,披荆斩棘,与红军官兵一起燃起了大弯一带苏维埃革命烈火……后来,他入了党,开始了他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剿匪的英雄历程。他身经百战,先后8次负伤,身上留下22个伤疤,体内的子弹直到他病逝后才取出……
在大弯村,听到了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的真实版,顿时,《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叫人惊喜的是,《沙家浜》剧中在芦苇荡养伤还继续抗日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正是吴立夏。
那是抗日战争时的事了。吴立夏率领新四军六团一营二连,随叶飞执行东进,一路上,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车站、火烧虹桥机场……吴立夏在负伤了,在江苏省常熟市地下党的帮助下,吴立夏和一批新四军战士秘密住进了芦苇荡。他们依靠张家浜群众,利用四通八达的河汊和茂密隐蔽的芦苇,在阳澄湖里一面养伤,一面组织轻伤员,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不久,被日军和国民党胡肇汉部的“忠义救国军”发现后,遭到敌人日夜搜捕,又与敌人周旋作战了两个多月,最终才顺利转移。于是,就有了后来感动国人的《沙家浜》。
随行的小陈,是坚持在红土地创业的年轻人。他说,村里许多人的前辈也都是红军或红军交通员,为此敌人特恨大湾村,村庄被烧毁4次,吴立夏的父亲和哥哥等12人被敌人活活杀死;当年跟红军离开小村的人中,只有吴立夏一人活下来……从小陈的言语里,听出了他为大弯村有这样的英勇祖辈而自豪。
如今,大弯的山头、山坡,满是果树林、湿地松、养蜂箱……在这里的地底下,还发现了稀有矿物——钼,省地质研究院设立了驻大弯办事处……车路很宽阔,在外打工的村民,多用自己的车回村。
迷雾散去,村口“红土地”的牌坊上,一副对联格外醒目:
赤帜高擎老区传统时时记;
青山长在改革精神代代扬。
来源:霞浦旅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