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技术、能源、可持续发展局主席特斯塔接受记者专访介绍该机构发展成功经验。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殷欣):意大利是最早同中国开展科技合作的国家之一,早在中国改革开放起始的1978年,两国就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40年来,两国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双方正积极落实《中国和意大利关于加强经贸、文化和科技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的各项内容,其中,再生能源的研发为两国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近日,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局主席费德里克·特斯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科技进步需要良好的合作环境,同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
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局(Enea)成立于2009年,其前身是原新技术能源环境委员会。该机构旨在整合意大利在能源和环境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进而发挥促进企业发展和产学研结合的职能。机构主席、经济学家费德里克·特斯塔介绍说:“Enea一直具备两个特征:首先是机构内部知识水平很高,专业化程度很强,这使我们在很多具体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而且不仅在单一领域内,是跨领域的,从核聚变到超导,再到环保、水净化、污染防治,都是不同的领域。另外一个特点就是Enea一直有着很强的技术转化能力。”
1978年中意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定后的40年里,两国科技合作结出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双方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在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间合作方面,建立了以中意创新合作周为代表的长效合作平台,以及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这样的专业服务体系。此外,两国还特别重视共享关键技术和共同开展前沿探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关键技术的Enea,就正在与中国有关方面探讨在核能领域合作研究的事项,机构主席费德里克·特斯塔表示:“Enea一直倡导注重环保的理念。自建立以来,Enea就将能源和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这是enea一直坚持走的路。我们和很多中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在正准备同中国科学院达成一项关于核聚变研究的合作协议。这项合作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科技实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没有国界的环境,需要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今年3月底公布的“301调查报告”中,美国政府对中方在技术转移和创新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无端指责,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保护主义的沉渣泛起,让人们不禁对国际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合作的前景感到担忧。对此,费德里克·特斯塔认为,保护不应成为合作的障碍。他说:“对于一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来说,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带来好处。知识产权要得到保护,但是不应该阻碍正常的合作。我们应该找到合作的平衡点,保护知识产权不应该成为合作的障碍。”
再过一个月,第九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即将于意大利开幕。对于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潜力,特斯塔主席表示非常乐观,他说:“中国是世界大国之一,工业规模非常大。中国正在发展的一些科技让我们十分羡慕。在国与国之间合作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背景下,我希望两国能够增进合作,不断取得进步,让中意两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举报/反馈

国际在线

1055万获赞 239.6万粉丝
国际在线_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