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9月17日一版
9月17日,大众日报头版开设“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专栏,展现齐鲁丰收美景,抒写农民喜悦心情,诠释奋斗和收获的时代意义。在开篇报道中先后详细报道了我市邹平县1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中裕订单农业、阳信“粮改饲”的典型做法。以下为大众日报报道全文——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齐鲁沃野以结构调整展开一幅丰收画卷
丰收:喜悦是纸奋斗着墨
开栏的话
秋风吹过,瓜果飘香。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9月23日,将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丰收节里庆丰收,今起开设“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专栏,展现齐鲁丰收美景,抒写农民喜悦心情,诠释奋斗和收获的时代意义。
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在遍地金黄的仲秋时节,齐鲁大地处处展现丰收美景。
丰收,让人喜悦:加上今年总产494亿斤的夏粮,全省粮食总产有望连续7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
丰收,给人自信: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基础上,我省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动形成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
品种优化:小麦强筋品种通过审定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前提是维护粮食安全。
9月15日,邹平县1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内,颗粒饱满的玉米棒金澄澄、黄灿灿。“这里集成推广了深耕深松、玉米‘一防双减’、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示范方不仅高产,还节水、节肥。”元瑞农业科技公司焦桥种植基地经理孙可海说。
据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彭科研介绍,2013年—2017年,我省共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2285.6万亩,基本做到“藏粮于地”。同时由于粮食优良品种和关键增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示范方小麦、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180.7公斤,做到了“藏粮于技”。
“我们流转土地,每年每亩有120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种粮大户还有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这调动了我们种粮的积极性。”孙可海说。据统计,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700万亩以上。
当前,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随着生产成本增长,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质高价优的品种却供不应求。比如,我国优质小麦占总产量不到10%,尤其强筋品种大量依赖进口。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土地托管服务主体,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强筋小麦等优良品种。
从事高档面粉加工的中裕食品,引进综合栽培性状较好的“师栾02-1”品种后,公司采取免费统一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由中裕公司加价10%统一订单回收的“三免一加四统一”优惠政策,迅速发展了订单供种面积7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
我省优质粮食品种育种亦有突破。去年省农科院济麦“三兄弟”新品种陆续通过审定,其中济麦23是中强筋高产品种,济麦229是强筋品种。
轮作休耕:“玉米不减产,大豆是白捡”
时下,禹城市房寺镇绿豆王村村民孙永生种植的1100亩大豆长势旺盛,丰收在望。“去年我种了60亩‘齐黄34’大豆,亩均收益1056元。今年,国家每亩还给150元的补贴,我就扩大到了1100亩。”
2016年山东出台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意见,提出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在我省沿黄玉米集中产区,积极引导农民改玉米种植为大豆、饲草料等作物,改玉米种植为玉米和花生间作套种。
今年,全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禹城是山东10个试点县市之一,试点内容正是玉米与大豆轮作。10个试点县大豆种植一年增加了50万亩,全省大豆总面积达250万亩左右。
成为国家试点之前,禹城就与省农科院、禹王集团合作,陆续发展起3000亩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植试验基地,选出了以“齐黄34”为代表的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系列品种。
“以前大豆不受‘待见’,原因是传统种植方式产量低、效益差、农业机械用不上。”禹城市农业局局长王清华说。“我们选出的品种高产且稳产,亩均达200公斤左右。
平播大豆比单种普通玉米每亩可增收140元,玉米大豆间作可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是白捡’的效果,每亩增收200元以上。”
禹城按照每500亩配套一台播种机、一台收割机的标准,财政专门列支450万元大豆农机购置补贴。农户购机,除享受国家30%的农机购置补贴,当地财政再补贴20%。截至目前,禹城享受补贴新购置大豆专用播种机106台。
种得好,还要卖得出。今年,当地98%以上的农民与大豆加工企业——禹王集团签订了大豆收购合同,由禹王集团按照每公斤3.8元的价格保底收购,对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每公斤再加价0.1元。
结构调整:粮改饲为农民增收近10亿元
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既能压缩过剩玉米产能,又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有利于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这几天,阳信县玉米刚开始收获,但翟王镇刘梅村村支书李延军的10亩玉米地却快收割完了。一台粮改饲专用收割机轰鸣后,全株玉米被粉碎,装进了华俊牧业公司的运输车。
“每亩订单收入800元,比种籽粒玉米增收二三百元。养殖场免费收割、免费运输,也不耽误外出打工。”李延军说,村民算准了这笔账,没怎么动员,麦收后全村1000亩地全部改种了饲用全株玉米。
自去年开始,华俊牧业公司500多头肉牛改吃青贮玉米。“与传统饲料相比,喂青贮玉米可节约40%草料,每出栏一头肉牛,节约饲料成本1000元。青贮玉米营养更全面,一头牛一天平均长3斤,比过去多长1斤,肉质更好。”公司总经理刘成延说。
作为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今年阳信粮改饲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全株玉米3.5-5吨。
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李流航算了一笔全省的大账:截至目前,全省粮改饲面积达到230万亩,一年收储全株玉米等饲草料700万吨以上,按照一亩增收300元计算,加上务工收入,累计为农民增收近10亿元。
农业多样性、外向型是山东农业发展的优势,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山东突出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品质好的特色农产品。
7月12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寿光挂牌,我省力争通过标准中心建设把蔬菜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我省还打造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分三批遴选了36个区域公共品牌和300个企业产品品牌,更加叫响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等知名农产品品牌。
去年山东蔬菜及食用菌总产10618.3万吨,水果总产1776.9万吨,畜产品总产1487.9万吨,都是全国第一。今年有望延续这一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