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公元181年,卒于234年。诸葛亮27岁还没有出仕,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徐树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才见列诸葛亮。诸葛亮谈论天下形势,论述各路诸侯的长短优劣,分析刘备纵横天下的条件、途径和未来。他谈吐清楚流利,说理透彻明白,使刘备茅塞顿开、口服心服。不久拜诸葛亮为军师。攻破成都建立蜀汉后,刘备拜诸葛亮为丞相,在诏书中说:“诸葛亮一向与我心心相通,做事认真,从不怠慢。依靠他,我们可以兴复汉室,使天下重见光明。”
三顾茅庐
刘备病重后,把诸葛亮从前线召唤回来,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比魏主曹丕高出十信,必能平定天下,完成兴隆汉室的大业,如果我儿子阿斗还可以辅助,就尽力辅佐,如果他不成器,你废掉他自立也好。”诸葛亮涕泪横流说:“臣我只能是竭尽全力,忠于大臣的责任,奋战至死,永无贰心。”先主刘备对他儿子涚:“你与丞相诸葛先生共谋大业,你要象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阿斗继位不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接着又担任益州牧,国家事情,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裁决。
武侯诸葛亮 公元225年年3月,诸葛亮率大军征讨叛军雍闿和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雍闿平定后,孟获凭自己的骁勇和智慧,招兵买马,继续与蜀汉对立。诸葛亮知道孟获有勇有谋,在边境地区又很有威望,便不忍伤害,一心要活捉他。诸葛亮训令军队,智擒孟获后谁也不准虐待,愿留则留,想走便走,任其自便。孟获执拗任性,被擒后不服,于是被放,回头再来讨战。擒而又放,放而又擒,如此这般反复七次,最后孟获心服口服,才决定归顺蜀汉,不久,他称帝的那片土地划入蜀国的版图,孟获本人也被封为边关重将。
诸葛亮七擒孟获 南方平定以后,蜀汉无后顾之忧,便加紧积蓄力量,操练军队,等待时机,誓师北伐。临行前,诸葛亮写了一份表章呈给后主刘禅,历史上称为前《出师表》。诸葛亮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表明了自己的征战决心。他说:在先帝败军处于危难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已经21年了,现在南方己经平定,应当帅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我将以此来报答先帝的恩德,尽上忠诚辅佐您的本分。他还叮咛嘱咐,要刘禅依靠大臣,好自为之,不要辜负先帝的期望。
刘禅与诸葛亮 街亭失守,责任在马谡,诸葛亮引咎自责,自降为右将军,执行丞相职责。诸葛亮先后进军散关、陈仓、武都、阴平,夺关斩将,战绩显著,刘禅诏令恢复丞相职务。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祁山。诸葛亮发明创造木牛流马,用于战事。魏帅司马懿督战,他畏诸葛如虎,不敢交战。他病后,诸将如张邰,郭淮等纷纷出战。诸葛亮派魏延、高翔迎敌,结果大败魏兵,杀死魏兵3000余人,还使大将张郃毙命。六出祁山,取得胜利。诸葛亮为建立基地,恢复中原,便分兵屯田,积蓄粮秣。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公元234年,诸葛亮患重病死在五丈原,年仅54岁。根据诸葛亮生前愿望,葬于定军山,死时倚山造坟,墓穴大小只盛下棺木,只穿平时的衣服,不放陪葬品,死后谥号忠武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誓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诸葛亮生前大功盖世,但他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不奢侈,不贪不吝,不矜不傲,其高风亮节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后大诗人杜甫有诗: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