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上线3小时就卖出10万斤,这个销量太惊人了!”9月5日,在湖北省恩施市三岔镇乡的农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将当地的马尔科土豆进行打包和装箱。
上午9点,这些土豆在来自杭州的电商平台贝店上线,随后,后台的订单就不断刷新和积累。据统计,一天下来,就有超过30万斤土豆被售出,销往全国各地,恩施土豆的名气在社群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
恩施州辖2市6县,其中有39个重点老区乡镇,1888个贫困村。位于恩施市三岔镇、太阳乡等地,都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招商引资难等因素,成为恩施深度贫困村。守着青山绿水如何变为金山银山?
恩施巧妙引入外部优势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杭州市江干区对口帮扶恩施市的契机,将杭州市成熟经验技术和优秀人才输送到恩施市及贫困乡镇,切切实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一直以来,恩施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的上市销售。据统计,当地农产品在综合电商的上行比例处于4%至9%之间,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姚广辉曾建议,“要让非标准化的农产品卖出去,需要依靠社交电商的平台”。
今年5月以来,恩施土豆首次上线贝店试卖,这一试就卖出了20万斤,更坚定了恩施市政府借力社交电商平台来打开恩施农特产品销路的信心。9月4日,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9月5日9点,恩施土豆正式上线贝店销售,上线3小时即突破10万斤,首日超30万斤的可喜战绩。这一喜报为恩施市众多种植土豆的贫困户带来了福音,自家土豆销路不愁,致富的路也有了奔头。
在恩施市青树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基地,土豆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其中贫困户的土豆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为了帮助贫困户旱涝保收、增加收入,合作社以统一价格全部收购贫困户的土豆,并提供务工机会。
记者了解到,此次合作社收购的优良马尔科土豆,将会大批量地供给给全国消费者,既解决了土豆的销量和农民增收问题,又为消费者提供了口感极佳、餐桌必不可少的新鲜土豆。
袁艳琼是太阳河乡青树子村2017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丈夫意外遭遇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儿子刚毕业,也没有收入来源,一家人的开支及丈夫的医药费都落在袁艳琼的身上。
为早日脱贫,袁艳琼加入了恩施市青树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种植的土豆能够被以保底价全部收购,袁艳琼还能在合作社帮忙拣货装箱,每日额外拿到80元的收入。遇到繁忙月份,还可以再得到一笔加班费,儿子也通过杭州的对口帮扶找到务工的地方。目前,袁艳琼已经达到年收入最低2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不少县域的优质农特产品已经通过电商平台成功“出道”,如新疆哈密瓜、赣南脐橙等。而作为杭州市东西部协作的重点电商,未来,贝店也希望继续发挥社交电商优势,赋能于农,通过产地直供、建立标准化口径,实现扶贫效果和用户体验的双保障,同时也聚合更多社会资源让企业和帮扶地区的经济都得到持久发展。
(光明日报融媒记者李慧 通讯员郑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