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张居正
金风送爽开学日,君当怜惜少年时!自古以来,不少名人都是少有大志,胸怀千里。他们或少年得志,鹏程万里;或发奋攻读,大有所成。其时赋诗言志,壮歌抒怀,诗中所表现出的志向、坚毅及奉献精神,值得后人永久尊敬和学习。以下即是6首经典的名人求学立志诗词:
第1首
张居正(明)《咏竹》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这首诗读起来和骆宾王的那首“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有种相似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是对的,就是都有一股“童趣”在里面。骆宾王写《鹅》的时候只有10岁,而张居正是在去乡试之前写下的这首诗,当时他也就13岁,年龄差不多,都是用儿童的那种烂漫好奇的视角观察世界。骆宾王的“鹅”,自然活泼,栩栩如生;张居正的“竹”,清新依然,里面却蕴含了一股蓬勃的朝气和年轻人 特有的狂傲,而用竹来言志,也有一股少年老成的味道。日后张居正果然成为明朝中期一代名相,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万历新政”,“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其功不可没。
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第2首
杨继盛(明)《言志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杨继盛是明朝的著名谏臣。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母亲早早离开了他,父亲就另外娶了一个。继母对他不是很好,到了该读书求学的年龄还叫他去放牛。有一天他经过私塾,听到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很是羡慕,就对他的父亲请求说,希望能够跟从先生学习。父亲说:"你还小,学什么?"杨继盛说:"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说的还蛮有道理啊!可能是这句话触动了他父亲,后来答应让他学习,但还要牧牛——那时,他13岁!可他却是在十三岁时,才能够从师学习啊。因为家庭贫困,学习越发刻苦自厉。乡试中举,入国子监学习,后来官至兵部员外郎。
第3首
李鸿章(清)《入京》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李鸿章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物,作为晚清重臣之一,他致力于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强,引一时风气之先。对他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较多,这些我们暂且不论,单论这首诗。话说李鸿章年轻时,正欲赴京干一番大事,便写下了十首诗,这首七律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句首联便气势不凡,简单直白,把自己欲疆场建功的心态展露无遗。颔联则表明自己要做青史留名、封王封侯之人。至于李大人究竟为国家,为他那个时代做了多少贡献,这里也只有留待诸君评说。
晚清外交家黄遵宪
第4首
黄遵宪(清)《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首准确来讲是属于爱国励志诗了。诗题的“梁任父”是指梁启超。作者黄遵宪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读这首诗,真是字字含泪,句句蕴情,作者那满腔的爱国激情,穿越百年,感动至今。
周恩来留学日本前所写诗
第5首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
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周总理留学日本之前写的一首诗。当时总理19岁,在《敬业》创刊词这样写到:吾辈生于二十世纪竞争之时代,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生于外侮日逼、自顾不暇之危急时间。吾人既生于是时矣,生于是国矣,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矢志变革现实的赤胆忠心,促使他在中学毕业后,毅然决定东渡日本,寻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新路;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光辉诗篇。
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第6首
毛泽东 《赠父诗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原题是《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主席改自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而作的七绝。“男儿”改成“孩儿”;“死不还”改成“誓不还”,虽略动两字,但却比原作更为准确、更有气势!当时正是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痛感朝廷腐朽,国力衰微,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誓要干出一番名堂。学无所成,则不回。后两句在前句的基础上又进一层:不愿在故乡平凡一辈子,外面世界广大,正好干出一番大事,好男儿志在四方, 埋骨他乡又何妨?每每读到此诗,豪情陡生。后来毛主席为中国人民、新中国所做下的巨大贡献人所皆知。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及伟人风采于此诗也窥一斑。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举报/反馈

拾点诗词

2945获赞 1.9万粉丝
专注诗词散文的原创发表和多维度赏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