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龙门客栈》剧照 咱们看古装剧或者武侠剧,经常见到的一个场景就是:主角走进一家客栈,对着小二大喊一声:“住店!”说实话,这电视剧大家也就看个热闹,不能当真。就拿这客栈来说吧,从古到今,不同时期的客栈那都是不一样的。这国营的客栈和私营的客栈,那又是不一样的。这里面讲究可多了去了。今天啊,咱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
一、古代的国营客栈
官营旅馆产生于周代,《周礼》一书对西周的驿亭传舍制度有详细的规定,国野道边每隔10里、30里、50里分别设置庐、宿、市,提供住处、饮食、马匹和粮草等,这些驿站主要是供传递公文消息和诸侯朝觐使用,有“连锁化”的倾向。
秦汉时期出现的“驿传”或“传舍”就是对西周驿亭传舍制度的继承,专门接待官差。汉代旅店种类增加,长安城里修建有140多所“郡邸”,即各郡或各王国设在京师的办事处,类似现代的驻京招待所,一般不对普通百姓开放。晋朝时,官营旅馆主要分为“驿”和“亭”,每40里设“驿”,每20里有“亭”,除供过往官吏食宿,也开始对百姓开放。
三国两晋时期,政府意识到旅馆带来的丰厚利润,开始下令进行整顿管理。曹操专门颁布“客舍令”,促进旅馆业的发展。晋武帝曾下令开设新旅店必须“近畿辐凑,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唐代旅馆行业发展也十分兴盛,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云“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集中反映了唐代客栈行业发展的盛况。长安、洛阳市区内拥有大量邸店,主要用来接待四方商贾。
唐代街边的旅店 北宋时期官方旅馆分为“驿”和“馆”两类。宋代旅馆业实行“符验”制度,前来住宿的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身份凭证。北宋对旅馆行业实行统一化管理,还体现在统一印制“店历”上,用来登记过往驿使和邮差名字、入住时刻、邮件数等,印好后盖印发给各个递铺使用。
《清明上河图》中的邸店 古代旅馆不但是供国内人员使用,还专门为国外来宾提供服务。汉代建造“蛮夷邸”专供外国使者和商人食宿。南北朝时洛阳还开设有“四夷馆”,招待外国的贡使和客商。隋朝建制的“典客署”则用于招待西域各族和日本诸国的客商和使者。宋代接待外国使臣的官办旅馆主要是“馆”和“驿”,比如“班荆馆”“都亭驿”“来远驿”“同文馆”等[1]。明代时,北京设立“四夷馆”专门招待国内各民族和外国使者,并允许其在馆内贸易。清代,有专门接待蒙古贸易商队的“货栈”“骆驼店”。
《清明上河图》中牵骆驼的胡商 二、古代的私营客栈
私营旅馆包括城市旅馆和家庭旅馆等。城市旅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谒舍”,这些旅馆数量众多,分布很广泛,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下层人群。《汉书·食货志下》中谓“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指的就是这些城市小旅馆供普通下层人民居住。魏晋时期民间旅馆高度发达,而且许多寺庙兼有“客舍”的用途。家庭旅馆一般设在偏远的山区或者农村,规模较小,设施简陋。
唐宋以后,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更频繁,旅馆的分工和接待对象的划分更明确,专门接待学子一般起名“状元店”“高升店”,寓意士子参加科举顺利。专门接待商人老板多起名“广源店”“万隆店”,古人爱讨口彩,这样的店名很容易赢得客人的青睐。那些接待一般旅客大多起一些比较吉利顺口的名字,比如“悦来店”“吉顺店”等。清代还出现一种“鸡毛店”,主要用于接待穷苦的劳动人民,就是没有被褥,全靠铺着厚厚的鸡毛保暖,夜晚不能翻身,不能伸腿。
悦来客栈,这是武侠剧里常见的名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商贸结合新的旅馆经营方式。南北朝时出现邸店,它不仅供客商饮食和住宿,而且还提供存货和交易的场所。宋代出现了专为客商存货的货栈“榻房”,专供商人储存货物、车辆、行李等。
(作者:浩然文史·还君明珠博士)
本文为文史类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你能想到影视剧中哪些著名的客栈?
[1]参见邵东风、王会娟:《我国北宋时期的旅馆客栈业发展情况》,载《兰台世界》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