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古文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作为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女人们都会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又称为“乞巧”。原本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的纪念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附上了神话色彩,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人喜欢七,认为七是一个轮回,一周有七天,天上有“七星”,人则有“七情”,连死都以七计算,从头七到“七七”才算完毕。“七”是个神秘的数字,神秘得让人不由得想去探寻一番。拓展去看连色彩都定为“七色”;音乐则有“七音”:佛塔有七层、佛宝有七珍(金、银、琉璃、碎磲、玛瑙、琥珀、珊瑚)、连仙女都不多不少,刚好7个!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七”这个特别数字呢?
首先是原始崇拜,古人将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认为这七种天体构成宇宙的主体,昼夜交替才有了世间的勃勃生机。7日是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作用的一个周期,地球受月球影响,一个月有四次的潮汐,每次以7天作为周期。女娲创造苍生时也是在第七日造出人,初七为“人日”, 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羊、四日猪、五日马、六日牛、七日人。七不仅是时间循环往返的周期,也代表人类自己,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黄帝内经》里以原始朴素的观察,认为人类大部分是由水组成,所以人体7日节律也对应潮汐律,七是天书,也是人体生理节律的命数。“七”与生命有关,女人作为生命孕育的主体,七也对应女人生命之数: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发育有了月事,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医圣张仲景则在《伤寒论》中将七日节律进一步具体话。他认为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7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14天或21天。
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又对女子有着特殊意义,两个寓意放在一起,促就七赋予了更加深层的生命含义。有趣的是,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7的倍数。
鸡孵蛋:7X3=21天
猫怀孕:7X9=63天
兔子怀孕:7X4=28天
老虎怀孕:7X15=105天
人类怀孕:7X40=280天
活在有“七”,死了同样有“七”。中国葬礼大多都有与“七”有关的风俗。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后7天就会转生,每7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降生,所以死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而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口。为亡者“做七”,实是为了护卫其顺利到达阴间,免做孤魂野鬼。在第五个“七日”,亡者最受累,所以又以“五七”最为隆重。
《易经》把数字“七”当作冬夏的分界,而民间则把“七”与砍头、死人联系起来。如古人把处斩犯人选在阴历七月,所谓“秋后问斩”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人们敬畏“七”,又忌讳“七”,定下了许多不成文的“规律”。比如给人送礼时忌讳七件或七样,饭桌上的菜决不能是七盘,挑选良辰吉日也大多剔出七、十七或二十七。定下了“逢七不出门”,而封建社会连对妇女的桎梏也以“七出”为定,犯了七条就要被休回娘家。
所以,因为与生命密切相关,“七”在中国既为吉,也有不详,而放眼国外,七同样也是个神秘的数字。令人惊人的是西方的神话中,也有着诸多与“七”相关的记载。不过西方人认为人是上帝在第六天造出来的,而第七天是休息日。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同样用“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历史人文景物、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七宗罪、七重天、七大圣礼。
这一切到底是无意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呢?
举报/反馈

酒歌说文

94.7万获赞 9万粉丝
讲故事说传奇,把酒当歌论古今
作家,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