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先讲一个故事吧
小哎同学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IT公司上班,公司里经常开会,讨论一些产品设计和方向的问题。小哎同学很有想法,可是在这些会议里,她总是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说出来,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很快就沉默了。有时候,明明心里不同意,别人问他想法,她也会本能地说:“对,就这样。”慢慢地,别人就忽略她的想法,她自己也很苦恼,希望有所改变。
工具——心里免疫X光片
心里免疫X光片是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提出的。他认为,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 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 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于是我们又用回老办法。其实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心理舒适区。而心理免疫X光片就是扫描发现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免疫系统,以及它们是如何阻止我们改变的。
其实心理免疫X光片就是一张四栏表
第一栏: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小哎同学希望更开心,更有创意,挣更多的钱。但这些都不是免疫系统能识别的目标。开心是情绪目标,更有创意是能力目标,挣更多的钱则是结果性目标。而心理免疫系统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这里小哎同学的行为目标是:更自信地表达。因为表达就是一个行为。
第二栏,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比如:她经常沉默,等别人先发言,然后附和着说“对对对”;如果心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一般不会直说,而会以沉默应对;她说话很小声,以至于大家听不清她说什么,所以经常忽略了她的发言。这些都是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可是,她的目标明明是更自信地发言,她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呢?这听起来有些奇怪,真实的原因是,这些行为给她带来了隐秘的好处。
第三栏,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好处是什么,可以问:如果不这样做,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小哎同学说: 我担心,如果我说出不同的意见,别人会对我有想法,我会被当做异类排斥。我还担心,如果我说得不对,别人会觉得我很蠢。她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她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为什么她会这么担心?是什么让她把发表不同意见和被排斥划上等号的?又是什么让她把说的不对和别人觉得她蠢划上等号的?
第四栏:重大的假设。
这个假设隐藏在她不想要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这个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这个假设是如何出现的呢?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回过头来,
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因为, 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就像一一个经典的比喻所说: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 另一只脚踩着刹车。 而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声中痛苦地消耗着。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冲突。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