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内疫苗事件正广受关注,又爆出一桩“出口药品原料含有毒物质,被全面召回”的新闻,由此,曾经令国人骄傲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再一次褪去了光彩。
身边有些居住在国外的朋友也告诉我,其实在他们那儿,很早之前就有商品的外包装上标注“非中国制造”,“不含中国成分”,以此作为“产品质量保证”的卖点。
比如说,在加拿大BC省超市里出售的这种袋装品牌狗粮,赫然印着“不含来自中国成分”。而包装袋底部的小字,更是强调了由美国制造,原料来自于世界各地,并括号——没有一样来自中国。
无独有偶,其实还有很多宠物食品包装上都有类似标注。也有的宠物店干脆强调“不卖中国产品”。因为在宠物食品行业,强调不含中国成分已经基本成了行规。
这事还得从2007年说起,全美600只宠物死亡,3600只宠物患病,都是因为食用了中国产的肉干;同年在英国,因健康和安全担忧而召回的商品数目增长22%,被下架的食品、饮料、药品和其他产品多达192种,大部份来源于中国。
不单宠物食品如此,澳洲著名的儿童食品品牌贝拉米,就曾在一款儿童食用的果泥产品中,标明不含中国成分。
当时贝拉米澳洲总部回应说:这句话就是写给中国顾客看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人安心购买。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家长很担心自己孩子的食物安全,加上标注是告知中国家长该产品成分的来源地,吃该品牌食物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到来自中国的原料。
除宠物和儿童食品外,中国玩具也曾因质量问题,屡次被国外媒体曝光。有的玩具网站干脆大字体明确标注“所有在售玩具均非中国产”。今年五月,新西兰媒体就曾报道过,一家华人公司因销售劣质玩具而被新西兰商业委员会罚款3.5万新元(约为16万人民币)。
2015年,澳洲有28人因食用了从中国进口的冷冻浆果,而感染了甲肝。去年,同款冷冻浆果又引发了甲肝案例,而此次与2015年召回的产品,来自中国的同一个产地。作为一名华人,当在国外商店看到“产品不含中国原料成分”的标签,可能会面子挂不住,觉得“被歧视”了。但实际上,对国货质量不放心的最大人群,恰恰是国人自己。“毒奶粉”“地沟油”“皮鞋酸奶”等等,都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降低。
现实很残酷,就像一个段子里说的:“卖“假疫苗”的,可能吃的就是毒大米;毒大米的生产商发了财,去火锅店吃了地沟油做的火锅;火锅店的老板为孩子买的奶粉,里面就有三聚氰胺,奶粉厂的老板被狗咬了之后,打的就是“假疫苗”……
食品、药品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不要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成“互害型”。若每个人都丧失了底线,那到头来,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部分图文参考来源于:会飞的Phyllis 发现新西兰)
举报/反馈

寻找桃花岛6

5.3万获赞 1.5万粉丝
美食达人,新浪美食博主,擅长创新菜和烘焙
美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