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这些弯曲增加了脊柱的弹性,起缓冲作用。颈曲、腰曲突向前,胸曲和骶曲向向后。
因为脊髓居于椎管内,部分脑神经是从颅底骨出颅、经枕寰关节至相应的器官,周围神经从脊髓发出后经神经根孔走行至相应的器官。脑和人体器官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脊髓和神经完成的。脊椎骨错位、滑脱会造成颈、肩、背、腰、胳膊、腿痛,就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但是,脊椎骨错位或滑脱造成的疾病远远不止这些,它会造成如头紧、头晕、头痛、眼干涩、慢性咽炎、慢性食道炎、气管炎、各种心脏病、慢性肝胆脾胃病、神经性肠炎、痛经、各种妇科病、脚跟痛等一百多种疑难杂症。
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是以调整脊柱三维力学改变为目标,以推拿学理论为支柱,以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原理为基础提出:“筋骨并重”“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三大推拿、正脊理念。在理论上,以中医经络学、筋骨归位理论为指导,并将宣蜇人的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无菌性炎症理论;朱汉章生物力学平衡理论;肌筋膜病理论(经筋学说);神经(皮神经卡压理论等融为一体。
三维平衡正脊”基础理论维平衡正脊又称“三维定点平衡正脊”,是以脊柱解剖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为基础将传统的推拿、拔伸、斜扳、旋转,推压等手法融为一体;以牵引拔伸、分筋弹拨、按压疏理旋转复位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管;以纠正病变脊椎错位,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为主要治疗目标,从而治疗脊柱病变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举报/反馈

徐辉鹏

485获赞 659粉丝
传播康复医学治疗技术理念。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