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不仅国力懦弱,连皇帝们都个个体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最后三位皇帝竟然连续三代连一个子嗣都没有。一个王朝沦落自此,实在令人费解。
自咸丰年间开始,清朝国运迅速走入低谷,皇帝的位子也是轮番换人。咸丰帝在位11年,享年30岁;同治帝在位14年,享年19岁;光绪帝在位33年,享年37岁;溥仪在位约3年,享年61岁。其中同治、光绪、溥仪都没有生育子嗣。
关于清晚期皇帝们体弱多病、难育子嗣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认为是满清近亲结婚,世代累积下来的基因突变问题所致。
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清廷宗室也都是近亲婚配,和几个皇帝同期的王爷们基本都比较健朗,且子嗣众多。因此,近亲婚配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记载过许多清廷皇宫的人和事,有一部分关于膳食的记录,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并据此展开资料搜集和研究,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对于皇帝的膳食,溥仪在书中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并且曾数次回忆幼时坐上皇位后,被严格要求节食,经常饿得发慌的事情。
溥仪称自己6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隆裕太后游湖,依然跟在宫内一样,自己只能吃很少很少的东西,而且都是些清汤寡水和馒头。于是,饥饿难耐的他只能抢下人拿上来给太后喂鱼的干馒头吃。
按大清宫廷制度,皇帝每顿可以有108道精美佳肴品尝,可是作为傀儡的溥仪,并没有这样的福气。虽然每次都有108道菜端上来,但都是做样子的,除了摆在他面前的清粥馒头可以吃,其他的都是天天反复热了端上来的,早就馊得不能吃了。
作为一个皇帝,竟然受到这样的待遇,一是因其没有实权,且不被重视,所以连下人都敢明着中饱私囊欺负他;还有一个原因,是清晚期皇宫的一项奇怪规矩,皇帝自幼便要节食。
清朝自成立以来,确实有祖制法规,为人上人者不可追求口腹之欲。但是随着清廷的衰败,话语权从皇帝手里丢失,尤其自同治帝开始,清廷基本由慈禧这样的后宫妇人做主,许多制度都变了味道。
在慈禧太后的清宫,不可追求口腹之欲变成了过分节食。自同治帝开始的几个皇帝,幼年时都几乎是在饥饿中度过的。光绪帝和溥仪都有经常饿得去抢太监和宫女的馒头吃的经历,这些都得到过当时服侍的太监宫女们的证实。
曾受慈禧宠幸的大太监寇连材和清末太监信修明都记录过光绪等皇帝的节食情景,寇连材甚至称“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光绪帝)。”
信修明则在其《太监回忆录》里,详细记录了光绪帝因为饥饿偷太监吃食的情景,直接指出晚清皇帝身体虚弱,与幼时的节食很有关系。
不论什么事情,过则不达,本来幼年就是长身体的时候,晚清的几个皇帝既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没达到,身体素质可想而知。加之长期作为傀儡被掌控,站于高位又没有实权,甚至自由都没有,精神必定压抑。身体和精神双重的长期压迫之下,皇帝们个个体弱多病,甚至影响生育,就不足为怪了。
举报/反馈

雅俗鉴赏

4014获赞 8594粉丝
文化不分雅俗,鉴赏不论高低。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