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波:从“生存空间”理论来理解德国国家战略
作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天华溥首席专家 张宏波
“生存空间”概念本来是生物学范畴,指的是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场所。这一生物学词汇在德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与统一的过程中,正值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大行其道之时,因此,生存空间理论被德国民族主义者充分的加以深化解释与运用,从而引入到地缘政治学的概念中。
在地缘政治学中,“生存空间”概念最早是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中的术语。该理论认为国家是一种有生命的机体,要有能满足它生存和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能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希特勒就是以争取“生存空间”为借口,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其成名前的自述《我的奋斗》一书中对德国未来所要争取的生存空间做出过详细的阐述。
德国“生存空间”问题的起因
其实“生存空间”理论在欧洲早已若隐若现的产生,在“近代种族主义之父”法国人戈平瑙的理论下,种族主义与生存空间成为一对孪生兄弟,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理论基础。但是之所以“生存空间”理论能够在德国大行其道,成为近代德国的立国之本,以至于酿成一战二战的巨大劫难,是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政治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上帝似乎并没有善待这个最后支持罗马教皇的国家。在德国境内,北方是大片低地,南部多山,在南北之间的中部则是丘陵地带,连绵起伏的山峦将德意志帝国的大地割裂得支离破碎,这种环境不但从地理上将德意志人民隔离开来,影响了德国境内的经济贸易交流,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在德国外部环境中,因为地处中欧,东、西两面没有多少自然形成的边界,缺少天然屏障来保护自己。在弱肉强食的年代里,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居住在德意志土地上的人们注定无法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创造独立发展的历史,只能是侵略别人或者被别人侵略。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上帝也对德国没有更多的青睐。当欧洲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捷克、丹麦、瑞典等已经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民族的国家时,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诸侯割据,城邦林立,罗马教皇与德意志的名义皇帝争夺对诸侯和城邦的控制权,德国有将近一半的收入被教皇掠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晚期,“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才真正统一了德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德国统一时,全球的政治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先发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两轮的殖民主义扩张,先是以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上力量强大的国家为代表的新大陆探险活动,完成了新大陆的发现以及东方财富的发现,同时也开始了第一轮的殖民主义活动。这一阶段殖民主义活动的特点主要是财富的掠夺,并将所掠夺的财富运回殖民属国。当英国、法国利用工业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随着机器化大产生带来的扩张以及国内市场狭小带来的需求饱和与下降,急需扩大原料市场以及销售市场时,英国通过与西班牙及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击败了第一轮的殖民主义者,开始了第二轮的殖民主义扩张。
第二轮的殖民主义扩张更加深入且有计划性,主要是通过将殖民地作为原料采购市场与商品倾销市场,同时力图改组殖民地的国家组织结构,配置以教会为先导的思想改造。应该说,第二轮的殖民主义更加完善,在该轮殖民主义热潮结束时,世界政治格局基本形成,全球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而德国作为后起帝国主义国家,面临着无处扩张、未来全球生存空间狭小的问题。因此,伴随着达尔文自然进化论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以及种族主义者的“白人至上”等理论,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提出了德国国家的“生存空间”理论,并以此作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基础。
随着德国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的建立,压抑在德国人心中已久的德意志极端民族主义能量开始向外喷发,伴随着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革命的完成,德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完善。而德国国内狭小的销售市场以及贫乏的国内资源都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而此时随着德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人口出生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德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13年,德国人口已经从统一前的4100万增长到6600万,而领土面积只有46万。在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领土面积狭小的情况下,扩张主义分子狂呼:德意志民族所占“领土太小”,“缺乏生存空间”,必须开展领土扩张。
伴随着种族主义理论的发展,“生存空间论”在德国甚嚣尘上,德国地缘政治学集大成者豪斯霍费尔提出:“国家在空间中存在,而它成长与发展需要生存空间。……拥有庞大空间是一个国家自由与安全的关键”。“生存空间是国家为其人口取得足够空间的权利,一个国家可以把自己发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宣布为其合法的生存空间”。“国家有权决定其‘天然疆界’,这些‘天然疆界’可以不受现有政治边界的约束”。这种赤裸裸的狂呼着侵略的思想被用来为第三帝国所推行的政策进行辩护,尤其是领土扩张政策,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重要部分。
二战中德国生存空间战略
一战后,为了防止德国重新崛起,英法等战胜国制定了极其苛刻的《凡尔赛条约》来削弱德国的力量。根据条约,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还承担了高达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的巨额战争赔款,且必须以黄金支付。除此之外,条约对德国军队的限制也极其严格: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海军人数限制在1万5000人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且不得组织空军,不得进出口武器,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在这一条约框架下,德国的战争能力几乎被榨干。在1929年—1933年,德国遭遇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稍有恢复的德国国力又遭受重创,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40.6%,失业率高达45%,近62000家企业破产。
在这种局面下,一方面德国无法忍受一战后西方国家给德国带来的巨大的债务压力,另一方面德国拓展生存空间的民族主义情绪受到积压,当希特勒在1931年攫取德国政权时,在其巧舌如簧的煽动之下集中爆发出来。在希特勒的概念中,德国一定要恢复在一战前的国际地位,谋取欧洲霸权,并且重新瓜分并称霸世界。他认为,欧洲和世界只能被人类中最优秀的种族统治,而日尔曼民族就是这个最优秀的民族,在提出“生存空间”概念的概念时他说:“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日尔曼民族也只有靠这种办法才能保障其世界强国的地位。
希特勒认为,“德国的领土政策是不能在喀麦隆实现的,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实现”,而“想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获取每天的面包。”希特勒认为德国应该回到6个世纪以前的年代,那时日尔曼人正把斯拉夫人赶回东方。
1938年2月3日,即希特勒上台的第五天,他便在对国防军高级将领发表的讲话中再次重申了《我的奋斗》中所提及的扩张纲领。希特勒认为,进一步增加商品出口是无益的,因为世界各地都在提高生产力,而吸收产品的能力是有限的。德国唯一的生存可能便是移民。而只有将东方的土地日尔曼化,才能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当然,完成国防军的建设,从而依靠国防军征服东方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
当然,希特勒的野心决不于此,向东方夺取“生存空间”只是他战略总目标的一个部分,他企图要把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置于德意志监护之下”。希特勒曾经多次讲过:“法国应降到一个小国的地位,比利时,荷兰,甚至勃艮第都应该并入他的帝国。波兰人和苏维埃俄罗斯人的国家生活应该被废除,应使他们沦为国有制的奴隶民族。”对于希特勒的行为,罗斯福在1942年1月6日的《国情咨文》中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希特勒统治的目标,不是地球上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海洋”。德国在二战前及战争爆发后的一切战略、战术都是围绕“夺取德国生存空间”这一最高国家战略目标展开的。
到1937年,希特勒认为解决“生存空间”的时机已到,为此,德国制定了称霸世界的三步走战略:首先,建立一个“大德意志”作为继续扩张的核心,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和波兰的但泽走廊等日尔曼人居住的地区。其次,向西打败法国,彻底控制西欧,向东消灭苏联,占领东欧。最后谋求海外发展,取得世界霸权。
在拓展优秀的日耳曼民族得“生存空间”的引领下,希特勒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深远的灾难与巨大的损失。但是引起这场巨大灾难的“生存空间”理论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即便是在全世界偃兵息鼓的21世纪的今天,以这一理论为目标的努力依然没有停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只不过其外在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以军事为主要手段的殖民方式让步给经济殖民,而其后台的支持组织也由政府转变为企业集团。
本文摘自《企业生存空间—危机暨战略解决之道》(张宏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