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园:科学科普 在很久很久以前,水稻种植在东南亚地区就已经广泛存在了。但长久以来,这一技术和种植习惯究竟是如何传播到那里的却仍旧是个谜。与此同时,东南亚拥有非常多元的语言和文化,但科学家对该地区为什么会有如此繁荣的多样性却不胜了解。而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古老的DNA,以追踪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迁徙的浪潮。
○ 对古老的骨骼残骸的DNA的分析,证明了水稻耕作是由迁移到东南亚地区的农民带来的。| 图片来源:NGUYEN HUY KHAM/REUTERS
科学家在东南亚区域中发现了有着约4000年历史的DNA,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来自水稻耕作的起源之地——中国。这意味着已在那里居住的狩猎采集者并不是自己、或从近邻身上学会耕作的,而是由远处迁移到他们领土的人所带来的。这种模式可能贯穿在整个地区中。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艰难地研究东南亚的史前史。这是因为古DNA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事物,而且它们的存在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基本上需要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才足以保存几个世纪以上。因此想要在炎热潮湿(这种环境往往会加剧DNA的降解)的东南亚地区,从考古遗址中找到足够的基因材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是哈佛大学的人口遗传学家David Reich和维也纳大学的人体人类学家Ron Pinhasi仍决定试一次。
考古学家在东南亚的五个不同遗址挖掘到了146具骨骼残骸,这些样本来自颞骨岩部,已有证据证明这是保存古DNA的最佳的部位选择之一。Pinhasi与他们一起进行研究工作,并使用了最先进的基因取样和测序技术,从这些残骸中恢复了DNA。虽然只从其中18具骨骼残骸中发现了基因,但这足以为探索过去打开一扇新的窗口。研究表明,他们曾在4100年到1700年前居住在越南、缅甸、泰国和柬埔寨,这一时期是东南亚地区从农业开始发展到铁器时代的过程。
○ 在越南Man Bac地区的文物挖掘工作中,发现了大约在4000年前的农民骨骼。这些骨骼的DNA支持了一种观点,即来自中国南方的古代移民在几乎整个东南亚地区传播农业和语言。图片来源:Lorina Tilley
最古老的骨骼来自于越南北部的曼巴克遗址,在那里,考古学家已经挖掘了许多文物,其中包括彩绘陶器和雕饰过的玉器饰品,这些饰物与在中国早期水稻农作遗址中发现的文物非常相似。一直以来,考古学家都相信土著的狩猎采集者和新来的水稻和小米种植农民曾一起在曼巴克生活过。曼巴克遗址留下的人类基因组的确证实了这一想法。
新的发现显示了这两种祖先的混合体:一种是本地的土著,另一种与中国南方人更加相关。这确认了迁移到曼巴克的农民在当地传播了他们的技术和文化,还与当地的狩猎采集者进行婚配。该研究发表于5月17日的《科学》期刊。这些早期的农民或许还留下了另一项宝贵的遗产,那就是发展成现在的南亚语系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分散在东南亚各地。这些语言包括柬埔寨的高棉语、印度尼科巴群岛的尼科巴语、以及泰国与老挝边界处的拉比语等等,在说这些语言的人身上,科学家找到了与在曼巴克发现的先祖基因组合一样的基因。这表示早期的农民曾在整片东南亚地区传播他们的基因和文化。
从越南、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更新遗址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约在2000年前,另一波从中国南部迁移到这些地区的迹象。他们同样也是农民,这次他们似乎带来了青铜金属加工技术,开启了这些地区的青铜时代。随着这次迁徙,东南亚人的外表开始与现今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民相似。土著的狩猎采集者、早期的农民和后来的移民浪潮这三方面的混合体,与欧洲的史前历史相似——这也是由近年来对古DNA的研究所揭示的。
农民的迁移将农业从近东地区带向欧洲,大约7000年前他们与当地的狩猎采集者混居在一起。在后来青铜时代的移民潮中,来自中亚草原的牧民搬进欧洲,建立了科学家今天看到的人口结构。Reich等研究人员在南亚也记录了类似的模式。考古学家Charles Higham说:“这两种相似的现象几乎同时发生在欧亚大陆的两端。人类是好奇的、具有探索性的,而且他们会四处奔波。”
博科园-科学科普|编译:糖兽|来自:原理(principia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