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曹魏正始(曹芳的一个年号)年间的七个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至于为什么叫“竹林七贤”,一说是因为他们跟竹子一样高风亮节;一说他们喜欢在竹林聚会,他们聚在一起酣酒、和歌、作诗,好不畅快,所以将他们称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乃是史上第一非主流天团,这个天团的成员都有这么几个标签——酗酒、磕药、搞音乐、装疯卖傻、有才,而且还玩得各有特色。
阮籍是天团的核心人物,自幼聪敏,据说他八岁就会弹琴,还擅长长啸。长啸盛行于东汉和魏晋南北朝,可惜后来失传了,不然这一传统声乐,应该可以傲视群雄。
阮籍能喝,一喝就能醉一个多月。但阮籍家里穷,买不起那么多酒,为了喝府邸中藏的好酒,他主动请求担任步兵校尉一职,结果酒喝完就不干了。
不知道是因为受到阮籍的影响还是家族基因的遗传,阮籍的侄子阮咸和阮籍差不多。阮籍和族人把酒倒在大缸子里,也不管头皮屑会不会掉进去,几个人把头埋进去就喝。后来进来了一群猪,闻着酒香也去缸子里喝酒,阮咸就跟在猪群的后面一起喝。
不过论起喝酒,刘伶当之无愧是七人中的王者,在中国,只要是喝酒的人,没人不知道刘伶,甚至不喝酒的人也有不少知道他,而且知道他往往都是因为酒。
除了喝酒王者以外,刘伶还有行为艺术家的头衔。据史料记载他经常坐一辆鹿车,带着美酒和仆人,驾着鹿车四处乱跑,经常跑到荒郊野外,边看路边风景边喝酒。
刘伶还是有点知识的,知道喝酒伤身体,于是每次临出门前他都会让仆人带上锄头,还吩咐道“死便埋我”。喝多了就会醉,酒后,刘伶常在家中赤身裸体,肆意放荡。
除了喝酒之外,竹林七贤的故事一般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五石散和音乐。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起源于汉朝,被曹魏时期的何晏改了药方,用"五石"制成。五石散药性燥热,服用后会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幻感觉。就效果而言,五石散类似于毒品,长期服用可成瘾,还会导致慢性中毒。
何晏首先服用后,感觉很爽,于是大力推广,在他的名人效应下,五石散很快就成为当时名士的必备之物,流传于魏晋南北朝。虽然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但直到唐朝,依旧有人服食,唐朝孙思邈(miǎo)就曾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除了嗑药以外,音乐也是七贤必不可少的东西。
七人皆擅音律,其中阮咸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甚至他的名字都被拿来命名一个乐器。至于嵇康就更不用说了,他临行刑前的一曲《广陵散》奏毕,从此世间再无《广陵散》。
而有才方面,七贤个个都是才华横溢,各有著作传世,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山巨源,也就是山滔,字巨源。
这篇文章是嵇康在听到山涛想荐举他出任司马集团的官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还痛斥山涛,和他划清界限。虽然是绝交书,但这篇散文风格独特,千古流传。
虽然绝交书是写了,但交情还是有的。山滔作为组合中年纪最大的,也是颇得其他人尊重和信赖,嵇康临终前,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山涛。
还有向秀和王戎,两人也是这个非主流天团中的重要成员,特点多多。
向秀喜欢打铁,恰好嵇康也喜欢,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两人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锤,向秀鼓风,两人配合默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可谓在快乐的同时把钱赚了,补贴一点家用。
王戎的个人特点就一个字:抠!
王戎为人吝啬,他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想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还有他女儿出嫁时,亲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王戎难得借了,但亲家不还很。后来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
还有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跟王翦的招数异曲同工。
很多人认为竹林七贤消极狂放,不尊礼数,但这只是对司马氏专政谋篡的一种抗议而已。作为魏人的他们无法阻挡国家被取代的命运,就喊出“孔孟礼教,与我何干”的口号,都跑去学习老庄了。
竹林七贤崇尚自然,反对那些门阀大族标榜的形式上的礼教。他们不是孤立的人物,他们的倾向代表了魏末晋初许多名士的倾向,他们是中国文人史上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