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求高一点的视频制作,都需要拍摄Log格式。整天听摄影师说Log,Log,Log...到底什么是Log?
Log是一种对数伽马曲线。从图形上看,Log的曲线更平滑,可以保留更多的高光细节。比如用电视伽马拍摄,高光过曝的部分就没细节了。而用Log拍摄,很有可能后期能把高光细节找回来。
Log可以充分利用成像器的宽容度能力。所以不同厂家,定义了不同的Log,Sony叫S-Log,ARRI叫Log C,Red叫Film Log等。因为每个厂家采用的成像器不一样。
还有一种方式是线性RAW拍摄。这种RAW的记录是线性的,不是对数伽马。比如Sony, Red的RAW格式都是采用16bit线性的。ARRI RAW采用的是12bit Log C的。RAW拍摄, 比Log拍摄的综合成本更高,后期调色空间更大,画质也更高。
不讲这么多技术细节了,烦死了,直接看图吧。
RAW或Log拍摄,后期可拉回高光细节
Log拍摄的画面,如果用监视器(HDR监视器除外)看,画面的特点是:反差低、色彩饱和度也低、高光和暗部细节都很高的保留下来了。
Log保留了高光和暗部的细节
Log:低反差、低饱和度
这样的画面,我们称之为Log画面,也叫底片,或者将数字负片(这种称呼都是胶片时代那种叫法)。
Log画面是不能直接用的。要是送到电视台这种画面,肯定要被骂头脑有问题,被无情的拒绝。Log的画面一定要经过调色才能用。通过调色可以再现正常饱和度,找回高光与暗部细节,对画面进行艺术加工,CG特效合成等。这就是Log画面的好处。
最简单的调色就是套LUT,厂家官方都给出了一些LUT,也可以自己制作LUT。LUT说白了就是调色模板。直接在Log画面上套模板就行了。然后再看看有没有一些需要二级调色的地方,进行局部调整。
调色后的画面
Log画面
调色后的画面
举报/反馈

MetaRental

282获赞 308粉丝
诚信、专业、勤劳。传递专业价值。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