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评价,最普遍的就是一句:“中华文明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即使夏朝是真实存在,并被确认为国家形态,它距今也只有4000年时间。那么,“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说法是究竟怎么来的呢?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中华文明史
关于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说法,主要有3种来源:
第一种,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等重要史籍中,都以华夏先祖黄帝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根据考古学家考证,黄帝大约生活在距今4700多年前。这也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战国时期古文献《韩非子》中提及:“虞夏两千余岁”。暂且不论虞朝和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至少说明中华文明在商朝以前,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算上商朝距今的3600年,中华文明史的时间超过了5600年。
司马迁 史记
第三种,“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说法并不是中国人提出的,而是来源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他在17世纪撰写的《中国上古史》中,将中华文明史的开端追溯到伏羲氏,并考证伏羲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这本书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塑造了欧洲人对中国上古历史的最初印象。民国时期,在孙中山、章太炎、郭沫若和胡适等的支持和宣传下,社会各界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
其实,在20世纪田野考古大发展的情况下,“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说法并不被国际考古界接受,甚至连夏朝都不予承认。原因是不满足国际上界定文明的三要素:青铜器,文字和城市。依据这样的考古标准,国内考古界也存在意见分歧,流行着许多保守观点。
卫匡国与中国上古史
有人坚持夏朝存在,但认为中华文明史应从夏朝算起。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000年。
也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或属于部落联盟形态,中华文明史应以商朝为开端,距今约3600年。
还有的以知名学者易中天为代表,认为中华文明史应从现存最古老的殷墟甲骨文算起,距今3400年。
以上3种观点受国际考古界影响太大,都显得过于保守。个人认为,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过程和特质不同,用文明三要素生搬硬套并不合理。比如中华文明有许多鲜明的特质,是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
良渚玉器
1.玉器文化
世界上除了中华文明和玛雅文明,没有其它文明对玉石感兴趣。在6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玉猪龙。在距今5300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中,更是出现了数量惊人的玉琮、玉璧等玉制品,其高超技艺和精美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距今4200年前的陕西石峁遗址,出土了近2千件玉器,这还不包括已经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数量。可见,不把玉器文化作为界定中华文明的标准,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2.音乐文化和酒文化
河南的贾湖遗址出土了距今7800年前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同时还出土了8000年前的贾湖古酒,已经被美国考古学家破解了配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这两项“世界第一”代表中华文明初期的先进程度,远超过同时期其他文明。
贾湖遗址的骨刻文
3.丝绸文化
丝绸文化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特征。距今85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已经存在蚕丝残留物;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现了蚕的纹饰;距今60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了最古老的骨蚕......这些考古发现证实,在其他文明茹毛饮血之时,华夏先祖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和制造丝绸了,文明先进程度高下立见。
除此之外,即使按照刻板的文明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和城市来判断,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也完全成立。青铜器方面,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超过了5千年,而且是比较成熟的器物。城市方面,距今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总面积超过了280万平方米,已经有意识地规划城市布局,并且修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防洪堤坝。良渚古城比起同时期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城市,不管是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几倍有余。
良渚遗址
唯独文字方面,目前考古界存在争议。但是,河南贾湖遗址骨刻文出现于8000年前,不仅和商朝甲骨文使用同一书写载体,象形表达方式和文字结构也极其相似,其中存在着怎样的神秘联系,大家可以尽情想象。
在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十几个刻画符号。在山西陶寺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都曾发现过疑似文字的刻画符号,之所以不能确定为文字,是因为出土数量太少无法释读。《史记》等许多古文献记载,5千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民间传说和各地的文化遗址都能相互印证,这些符号属于文字的可能性非常高。
仓颉造字
个人认为,既然中华文明有文献资料的优势,我们就应该充分有效利用,完全抛弃史料的考古空洞无力。另外,我们也不能被文献资料所束缚,文献中不记载的事就疏于考证或不予承认。总之,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花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一定要保持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史5000年的说法并非自大,而是谦虚的美德。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就在我们脚下,谁也偷不走,只要我们以稳定的心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终究能被我们逐步揭开。
举报/反馈

琅琊神话

3.8万获赞 1.2万粉丝
解读山海经上古神话,探索道教神话传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