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开埃及地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南向北奔流的尼罗河。从赤道向北奔腾6670公里后注入地中海。其中有1350公里在埃及境内。它像一株绿色藤条,把身旁的许多城镇和乡村像葡萄一样一串串地连接在一起。它灌溉了万顷沃土良田,养育着5400万埃及人民。它以其特有的魅力,神话般的色彩,吸引着远方的客人,也以其丰功伟绩博得了埃及人民的赞美和热爱。
众所周知,江河泛滥,洪水暴发,给人们带来的是田园荒芜、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苦果。因此,人们总是把洪水泛滥视为灾难的同义语。然而,在终年很少下雨或者不下雨的埃及,事情并不尽如此。倘若踏上埃及国土,便会经常听到对尼罗河泛滥的美谈及颂扬的诗篇: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育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从前,尼罗河的下游是平静的,上游却是喧闹的。当它从苏丹境内奔腾而出的时候,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它像时钟运转一样,每年7月,上游地区暴雨猛降,山洪暴发,浑浊的河水穿过一道道峡谷险滩,自南向北,倾泻而下;9月,河水吞没全部谷地,大河两岸形成一片汪洋沼泽,这就是尼罗河的泛滥;直至10月底,雨季过去,河水随着下降,流入河床。每当河水泛滥期间,积下的一层层肥沃土壤,却是谷物生长的天然肥料,它给埃及人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因此,可以说尼罗河是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源。
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古埃及人逐渐在尼罗河两岸安了家。起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使用简陋工具清除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庄稼。后来,通过人们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终于使这块气候干燥的地区变成古代著名的粮仓。因此,埃及人视尼罗河为神明,每年河水泛滥之际,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感谢尼罗河赐予他们的恩典,这就是尼罗河泛滥节的由来。
关于尼罗河泛滥,埃及人曾流传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女神伊兹斯在丈夫乌兹利斯不幸遭难而失去伴侣时,肝肠寸断、失声痛哭,伤心之泪纷纷掉到尼罗河里,顿时波涛激荡,河水猛涨,顷刻间吞没了两岸大片沙地。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动听的传说。实际上,尼罗河的泛滥是印度洋季风将云层吹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降雨而使尼罗河暴涨。河水一冲出苏丹北部山谷的狭窄水道,便决堤泛滥,形成“两埃渚崖之间,不辨牛马”,这才是尼罗河泛滥的真正原因。
尽管如此,埃及人却相信那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古往今来,每当6月17或18日,平静而温柔的尼罗河水开始变成淡绿色,从而告诉人们一年一度的河水泛滥将要来临。这时,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要举行一次称为“落泪夜”的活动。8月,当洪水漫过河床、冲毁堤坝、淹没土地的时候,也毫不吝啬地给两岸带来了沃土,为棉花、棕榈、无花果及各种谷物、蔬菜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此,人们要举行庆祝活动。
埃及的科普特人在尼罗河泛滥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盛有大豆、小麦、扁豆、紫苜蓿和一些植物幼芽的碟子。按照当地习俗,这象征着五谷丰登。古代庆祝尼罗河泛滥节的活动,由法老本人、文武群臣和宗教领袖同黎民百姓一道进行。活动开始,首先由祭司把河神的木雕像放在岸边,从年迈的老人到几岁的儿童都向雕像低头以示敬意。接着,祭司高诵祷词,以求吉祥幸福。人们有的和着欢快的乐曲,唱起宗教赞歌,跳起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有的则活跃在尼罗河中的船上,纵情歌舞。人们喜气洋洋、一片欢腾。
尼罗河的泛滥给人民带来了富饶,也为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问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富有创造力的古埃及人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他们为了农业生产,很早就注意到河水涨落与天象的关系,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他们把每年尼罗河的始泛期定为一年的开始。每年分12月,每月定成30天,年终再加5天节日,全年共计365天。他们还按尼罗河水涨落和庄稼生长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7月到10月为泛滥季节;11月至2月为下种季节;3月到6月为收获季节。
尼罗河的泛滥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古埃及人把尼罗河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对它抱有无限的幻想和寄托。因而在他们中曾流行过为尼罗河娶妇的古老习俗,同我战国时期所谓“河伯娶妇”的事情有相似之处。
遵照这个古俗,每年8月28日吉期降临,人们便给早已在全埃及选好的一名美女盛装打扮,用彩船载入尼罗河边,举行“送亲”仪式,然后将这位美女活活地投入河中,奉献给河伯,作为对尼罗河的厚礼,渴望取得神灵的欢心和庇护。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了几千年,直到公元7世纪才被废除。尼罗河的滚滚波涛,就这样不知吞噬了多少无辜而美貌的女子。到20世纪40年代,埃及政府又恢复了为尼罗河“娶妇”的习俗,不过,为“河伯”所娶的“新娘”已经由真人变成了人们特制的蜡人了。
今天,埃及利用现代技术在南部尼罗河流经的阿斯旺地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阿斯旺高坝,同时利用阿斯旺高坝建成了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纳赛尔人工湖”,使将近90%的耕地得到尼罗河水的灌溉。依靠尼罗河泛滥耕作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尼罗河泛滥节也已成为埃及人民历史的记忆。阿斯旺高坝的建立为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水发展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