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倒霉”来形容自己运气很差,或者遭遇了不好的情况。
可是你知道吗?“倒霉”一词最初不是这么写的,而是写作“倒楣”。这怎么回事呢?有一些学者考证,“倒楣”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和科举制度有关。
我们知道,科举制是隋炀帝设立的,他首先设立进士科。到了唐代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此后都承袭了唐代的科举考试。到了明清时期,主要以“进士”科取士,考中的叫“进士”。
科举制诞生以后,无数的寒门子弟借此可以光宗耀祖,改变自己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考中进士成为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可是“狼多肉少”,进士的名额也就几百个,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虽然到了明代,科举制已经非常完善了,但科场作弊的事还是屡有发生。尽管惩罚极为严格,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所以,考中进士意味着要“过五关斩六将”,用现在来形容高考的话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大家为了图个吉利,寻求心理安全感,除了要去孔庙拜拜,去文昌帝君庙拜拜以外还会在门前竖起一面旗子,为考生打气加油。而这杆旗杆就叫作“楣”。
考完以后,如果有考上的,官府自然会派人到家里来报喜。那么,按照惯例,这杆旗子就可以一直竖下去。如果不幸“名落孙山”,家人就会悄悄地把这杆旗子撤掉,这样的行为叫做“倒楣”,意思就是旗杆倒了。后来,这个词就逐渐流传开来,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均有使用。例如我们今天形容自己遭遇了不好情况时,会说“倒霉”。由“倒楣”变成“倒霉”,是语言发展的缘故。在语言学上有个术语形容这种情况,就是“语言讹变”,由于很多字都是音同字不同的,人们在听的时候能听明白,但是在写的时候就未必了。后人在书面语写的时候“倒楣”以讹传讹也就变成了“倒霉”。
这种现象是经常会发生的,例如,“忘八端”后来变成了“王八蛋”。这正是汉语的奇妙之处,文化还可以当做一种游戏来玩。如果追根探源,明白了它的本来意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作者:东园公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