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下的民生
山西省汾西县团柏乡堡后村,一村民正在地里平整地垄。据该村民解释,这块地以前因为出现多条裂缝,导致无法进地耕种。前些天村里的干部安排转载机给填埋平整了一次。现在表面看起来确是一块“好地”。
堡后村一村民正在地里平整地垄
与他这块地一路之隔的邻家地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数条裂缝横贯在地里,部分地方的裂缝高低错位超过二十多公分;最宽的裂缝处,别说一脚能踏进去,有的地方甚至把人的小腿陷进去都是绰绰有余。
地里的裂缝
地里的裂缝
堡后村西谷场(音)原本住着数户村民,现年81岁的付玉兰便是其中的一家。据村民介绍,付玉兰实在是不敢在自己的屋子里住了,不得已才搬走的。
说起房子的事情,付玉兰的老伴儿直摇头摆手、叹气。据付玉兰夫妇回忆,大约十来年前的时候,他家的房子就出现了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不断蔓延,逐渐由小变大,有少变多。
与此同时,与付玉兰相邻的几家邻居发现,不只是付玉兰家里的房子出现裂缝,他们家的房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于是,大家都紧张了,赶紧多方面查找裂缝原因。最后,大家一致怀疑,裂缝产生的原因为霍州煤电集团下属的团柏煤矿采煤所致。
房顶的裂缝可以看见阳光
房屋裂缝
房屋裂缝
于是几户村民向煤矿讨说法。最后在时任村干部的协调下,煤矿根据房屋损坏程度的不同,给予这几户村民数额不等的经济补偿,付玉兰家也不例外。据付玉兰的老伴儿说,当时村干部说这是一次性的赔偿。
71岁的刘国庆与付玉兰是邻居。现在的西谷场只有刘国庆一家居住,其他的都搬走了。刘国庆家房子的根基处也出现了裂缝,由于没有地方可以搬家居住,他只能继续在此居住。
得到了赔偿后,西谷场的这几户人家暂时平静下来了。但裂缝却没有因此而消停,继续蔓延,涉及的房屋也越来越多。村民们都慌了,于是有部分村民就不停地去找煤矿,找当地政府讨要说法。
2010年,付玉兰、刘国庆等村民获得了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的补助,在自家院里重新建起了几间新平房。
然而,好景不长,付玉兰家新建的平房也裂缝了,水泥地面也出现下沉现象。危房改造的房子也成危房了。
邻居家刘国庆的危房改造新建的平房也出现了裂缝。
危房改造的新房也成危房了
危房改造的新房也成危房了
危房改造公示牌
73岁的村民任元爱(女)老人腿脚不灵便,家里的房子裂缝也是比较严重的。据她介绍,她家房子出现裂缝的现象有六七年了。
因为裂缝的事情,她多次去找乡政府,甚至因此去县里和市里。最终也在经济方面获得了救助,每年可以领取几千块钱的租房补助。据任元爱老人称,因为房子裂缝漏雨,每遇到下雨天就特别害怕。
房屋墙壁上的裂缝
土炕也因裂缝不能再烧火取暖
农村老人最喜欢睡的热炕头因为炉子裂缝漏烟漏火,不再热乎乎的了。没有办法,儿子只好给其安装了暖气取暖。但对于怕寒怕冷的老人来说,暖气取暖终究不如睡热炕头舒服。
裂缝下的自救
为了减轻房屋裂缝带来的影响,村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裂缝内塞上棉花、布等物,再贴上一层布胶带,这样就可以防止裂缝所致的漏风漏雨了。
村民刘秀贵家里的一间房子裂缝由前向后纵深而去,且地基下沉房屋后墙倒塌,刘秀贵只好在房前支起两根木柱予以支撑。
刘秀贵家的后墙倒塌,邻居家的房屋后墙也已倾斜,用一根木柱顶住算是补救。也有的村民在房顶加了一层石棉瓦,防止房屋漏水……
堡后村一巷子内建起了一座砖砌的涵洞,其上贴着提示”地质灾害危险区 请居民注意安全”的告示,落款为汾西县团柏乡人民政府,并附有联系电话。有村民称,这个涵洞有防止房屋侧墙坍塌的功能,这也可能是始建人的初衷。
因为裂缝,受到影响的不只是房屋、耕地。由于以前缺水,村民们大多都在自家院里打一眼旱井,雨季时可以存储一些雨水用于浇地洗衣。但现在大多数的旱井因为裂缝漏水无法存储雨水,真正变成了一眼枯井。
裂缝殃及扶贫项目
裂缝附近的电力设施
据调查了解,裂缝不只是对堡后村的房屋、路面、耕地造成了影响,给堡后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影响。同时,裂缝还对附近的团柏乡后义村以及与堡后村一沟之隔的汾西县和平镇申村的部分耕地、房屋等设施也形成的一定的影响。既是堡后村新建的光伏扶贫项目的地带也未能幸免。
有村民忧虑,如果裂缝危及光伏设备的状况继续恶化,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光伏基地的地面裂缝
光伏基地的裂缝
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西北高东南低,荒山荒坡多,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多,光照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2014年11月4日召开,山西省召开光伏发电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座谈会。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汾西县作为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率先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
精准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连续25年可产生稳定的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既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又加快了节能减排型城市的建设步伐。
据公开资料显示,汾西县采取扶贫援建、企业筹建、农民自建模式,实施16个试点村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每村建设1座100千瓦光伏发电站,每个发电站投资80万元,总投资1280万元;实施40兆瓦企业光伏扶贫发电项目,依托3家企业建设1座20兆瓦、2座10兆瓦光伏发电站,总投资3.2亿元。
贫困村建设的100千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收益主要用于本行政村8个方面的扶贫工作,即0岁-3岁儿童综合发展、温暖助学工程、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残保险、老年人生活补贴、农村公益事业、农业科技示范、产业扶贫和村级扶贫小额信贷等。
企业筹建的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每10兆瓦每年向县财政缴纳100万元,用于全县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每人每年扶持3600元。农民自建项目投资农民自愿、收益属于农民。
裂缝下的熬煎
虽然村民们在想方设法减轻裂缝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但大多村民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裂缝还在不停的蔓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停下来,也不知道最后会裂到哪里。
虽然部分庄稼地里的裂缝被掩埋填平,但终究裂缝很深,存不住雨水,对收成自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者说,说不定啥时候地里突然多出了一道裂缝,如果在地里干活时不注意,对人畜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2016年12月14日02时45分,山西临汾市霍州市发生3.4级地震。2018年03月18日15时15分,霍州市(北纬36.49度,东经111.78度)发生3.6级地震。
堡后村离霍州不远,每一次地震,村里都有比较明显的震感,每一次都让村民们胆战心惊。
如果发生地质灾害,那些年老体弱的妇孺老小能来得及逃生吗?哪里才是逃生的安全地带?这些问题都在煎熬着堡后村的村民们。
有村民们担忧,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将会给当地的人力、物力等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也有村民表示,不要说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即便是一场大暴雨,对于堡后村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也有村民庆幸:到目前为止,裂缝还没有影响到村里的学校,孩子们目前在教室里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但这种“侥幸”能维持多久?谁心里也没有底。
据堡后村村民反映,近期,堡后村的裂缝现象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重视。有关部门正在统计、测绘、研究制定方案。
但也有部分村民质疑,多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已经对该村的裂缝做了多次调查,也探讨过一些处理方案,但终究没有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与处理结果。
这一次,他们会来真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堡后村的多位村民表示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裂缝下的思考
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成为煤炭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煤炭生产已经成为山西省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煤炭产业在给我们提供无限便利的同时,也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地质灾害便是其中之一。
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矸石山治理、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矿区绿化和生态综合整治等要纳入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井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年度治理计划,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治理到位,达不到治理标准的要限期达标。
据汾西县政府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汾西县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治理任务涉及四个乡镇五个自然村,787户2309口人,2017年涉及三个乡镇五个自然村,782户2270口人。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
煤炭生产作为汾西县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光伏项目是汾西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利用光伏产业服务三农,能够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光伏产业不仅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
如何权衡煤炭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光伏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当地生产企业与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
举报/反馈

田龙拽

114获赞 65粉丝
看山西,读华夏,知世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