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是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看的。英国人按部就班的节奏就像是一出雅致的小品,不知不觉让人看到了影片的最后,而舒缓的配乐让人以为在感受徐徐流过的溪水,又仿佛是在无形中告诉你,嘘,有耐心一些,心情美好一些,完满的结局终会到来。影片的结尾并没有出现点石成金的结局,约克郡公爵的口才并没有因此而流利,他依然需要Lionel医生在他身旁指导,实际上他们联手把生活当中的一个任务完成了,仅仅如此而已。但是这实际上已经励志了,因为在影片开始,国王具备了改变的勇气,却没有改变的信心,他一个人在战斗,一个人驾驭国家在凶猛的战争漩涡里,真正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心魔,高度越高压力越大,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将这种压力释放出来,直到Lionel医生的出现,用平等而不是献媚的方式指导了国王,打开了国王的心结。非常觉得《国王的演讲》像是拍摄给在现实生活当中,自认为不够优秀,鼓起勇气努力奔跑的人们看的影片,当你鼓起勇气准备去完成一件你自认为并不擅长的事情,多么希望能有人在你背后真诚的支持你阿。当你放下了自己的时候,也就是放下了别人。最后,国王通过朋友放下了自己的自卑,同时也完成了演讲的任务,他通过朋友的鼓励释放了身上的压力,虽然最后的演讲他仍然难受,但是有另外一种力量支持他克服这些障碍,这种力量的源泉叫做友谊,放下的动力叫做信赖。
他天生并不是口吃,只是对自己过于自卑;他其实能够改变,只是对自己的影子害怕;他是一个国王,但或许你会正因他的某些缺点而认为他领导不了这个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帝国。可事实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他有潜质领导好这个国家,甚至能成功地引领这个国家走过危机,他就是乔治六世——当年的约克公爵。电影的背景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本应继承王位成为英国国王的温莎公爵,为了一个离过婚的女生而放下王位,他的弟弟——约克公爵不得不接过国王的权杖而成为乔治六世。一向以来,这位新任国王由于口吃总是无法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在妻子的帮忙下,莱昂纳尔?罗格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帮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并最终帮他完成了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演讲——1939年的反法西斯圣涎演讲。其实在很多时候,能勇敢地应对自己的短处就等于战胜了自己,而战胜自己就超越了一切,但是,战胜自己的难度往往远比战胜一个敌人要困难得多。正因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常常随着自身的改变而放低要求,因此我们又应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持续自己的态度不发生扭曲,这枯才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时刻想着战胜自己,把自己当作最大的敌人,这是走向成功的法宝。
作为一个国王,身份尊贵那种万人之上的尊严已经不可改变,于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也是更高,就是这种所谓自尊,令到他有一种输不起的害怕,对话者的眼神就变成了他的压力,他将每个词都变得更加珍惜,就是这种紧张的情绪和控制力令他失去了本能。试想过我们都有过因为自己某方面做的不好,而产生挫败感,而对下次能够做好的期望变成了压力,压力更加令我们做不好,最后心灰意冷不再有信心。主角因为身份关系他无法放弃演讲,这种每次挫败和自卑的感觉更导致到他暴躁的脾气,直到遇到罗格,罗格用自己易刚易柔的教学方法令贝蒂打开了心结,从一开始摆着架子动不动发脾气到后来像最好的朋友一样说着自己的故事,再到后来反反复复却被激将法彻底点醒了,罗格就是一个贝蒂生命里的一个补丁,在他被偏见和情绪蒙蔽的时候提醒他内心的自信和目标。直到最后的演讲,贝蒂终于完全消除了对罗格的偏见,正是这种将心比心的友谊令他在完全信任罗格的帮助并逐步克服结巴,建立自信。这恰好说明国王也是有普通人的需要的,就算是粗口也好唱歌也好,这些都是情绪的出口,适当的激将法帮助了他一点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地位、礼节这些我们普通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在本片里变成了负面,如果不是这些东西,贝蒂作为一个普通人克服结巴绝对简单一点,但若没有这些东西,也就没有我们向往的英式皇室文化,究竟是这些东西成就了我们文明的社会还是压榨了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乔治六世面对自己的缺陷,他难过,他气愤,他暴躁,这一切的表现,不难看出他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正如莱纳为其治疗时,所谈到的,童年时期发生了什么而导致了如今的缺陷,虽然被乔治避重就轻地掩盖过去,但是我们也可以揣测得出来:来自父亲的压力,来自兄长的嘲笑。但是,虽然困难重重,乔治六世中途也曾放弃,可是他为了对国家负责,他为了能更好地代表国家形象,他坚持了,他接受了莱纳德治疗。不过,我更羡慕的是,他有一位贤妻,她不计较乔治六世的缺陷,在他放弃自己时仍对他的不放弃,坚持为他寻找医生,一直相信他可以做到。个人觉得,乔治六世的成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更归功于她的努力,若没有这位贤妻在身边的支持,乔治六世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吧。有时候,就是心中有家人,才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因为安心。在这部电影中,拿乔治六世作比较的莫过于乔治五世了吧,五世,为了女人,他放弃了王位,宁愿做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片中酒会的设计,五世为了心中所爱要的美酒而愁容满面,而不顾弟弟述说政要,更是完美体现了五世的性格与选择。而这也成为了,五世的负面形象吧,国难当头,不顾国家安危,就像一个毛头小子,不懂大局投身于爱情,多么不负责啊!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先看了《倾国之恋》的原因,我却觉得五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和他最后的演讲一样,没有心中所爱的支持,我也无法承担国家的重担。(大致是这个意思)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只是与他的身份不符罢了,人生,每个人就那么一次,为什么非要为了众人眼中的形象,而放弃自己心中所好呢?所以,从个人角度上,我更支持五世的选择。其次,人各有所长,五世本不具备作为国王的能力,为什么非要让他承担这个重任呢?指控其的不负责,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不是又是在强人所难呢?
说道六世,未看完这部电影时,我被其的毅力所打动,正如上文说的,真的很励志。可是当电影最后,他成功时,他也变了。面对莱纳的祝贺那一个细节,让我对其的印象也有了稍稍的改变。当莱纳恭喜他时,他说道:“谢谢,罗格。”我们都知道,在片开头,莱纳就说我希望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且,在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莱纳是真正地把六世当作朋友一般的去对待,为其演讲作着充足的准备,可是当六世成功之后,称呼的改变,不知不觉中已为他们彼此之间拉开了距离。而且,作为对比,六世妻子当面对莱纳的治疗成功有效时,她说的却是:“谢谢,莱纳。”同样面对成功,两者不同的回应,很好显示六世的改变,最后,面对众人的簇拥,莱纳选择站在远处为其点头祝贺不愿前去,可知莱纳也已明显感受到了“伴君如伴虎”的含义吧。身份的悬殊,即使表面上的和谐,实则内心里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吧。所以,当我看到此处,我更欣赏五世,就算他知道他爱的人是一个离了两次婚的女人,可是他还是坚持要娶,甚至愿顶着众人的反对。为了爱情,可以做到这个份上,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呢?而当六世知道莱纳的真实身份——一个没有吊牌的医生时,他的表现第一反应是愤怒,对莱纳的指责。作为朋友,身份的卑微不应该成为贬低朋友的工具;作为恩师,未曾感谢却指责恩师的卑微,从道德的角度上来说,六世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他不如五世。然而,电影始终是电影,最后的字幕:六世与莱纳一直是难得的好友。只想说,美好的童话结局,永远只在幕上。现实的残酷,我们都无法改变,就如六世一样,身份尊贵是他与生俱来的,他会改变,我不知道是不是必然,可是当今社会,身份所代表的阶级,有时真是不可跨越的鸿沟,眼界的宽窄注定了你无法体会别人的生活,而你也需要花费十几年的努力,你才可能摸到圈子的边。
当初外教给我们放这电影,大一上还期末考来着,那时我很排斥这种历史片,感觉沉闷。所以也没仔细看过,连最后考试也只凭上课的印象敷衍过去。然而,大二期末下他又让我们演一段20分钟的微电影,我们组演的就是这部,没办法只好重新看一遍,可是我就在这次的重温中爱上了这部电影,国王最终在莱诺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障碍重拾自信以及他和莱诺的友谊这些情节都深深地让我感动。。。回想起当时还是因为自己不够沉下心来好好欣赏这部佳作,当然这部片子最终成功摘得奥斯卡桂冠,演员娴熟的演技不容忽视,尤其要赞的就是国王和医生莱诺恰到好处的表演,自然不生硬,为这部片子增添了许多笑点。等到我来扮演其中角色时才知晓要演好里面的角色是有多么的不容易,以前总是羡慕那些名演员们的各种风光,殊不知成为实力派是要付出多少汗水!在背台词的同时还要揣摩人物的心理,使饱满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记住而不是一个只会生硬背台词的机器。很显然,片中的这两大主演都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真心为这部影片喝彩!
都说人艺的戏不错,不过唯一一部在现场看的人艺戏却让我有点失望,那是《天下第一楼》,杨立新挑大梁,演员们的演技不用怀疑,本子也好,就是有点不够力道,后来想了想,问题还是出在演员身上,对手戏的交流不够用心,太松了就没气场。所以,好的元素都给你堆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拍出或者排出一部十全十美的好戏。《国王的演讲》可以排进我去年的年度十部最佳影片,但肯定不是第一。它也有点不够力道,问题出在影片结构上,在诸多的影评中,《波士顿环球报》的说法尽管稍嫌偏颇,但也有些道理:“将王室的历史重新包装,只为迎合大众怀旧和窥探皇室隐私的心态,总的来说,该片只有人物的自满和中庸的故事。”你把它摆在大片堆里吧,有点像文艺片;摆在文艺片堆里吧,又太大片。口吃的约克郡公爵(后来的乔治六世)在经历一段治疗后,演讲大有长进,他在外演讲时不断使用口吃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教他的技巧,于是治疗时的镜头穿插出现,多么像励志体育电影里的镜头;结尾时已成为国王的约克郡公爵发表圣诞演讲,虽然演讲的内容被刻意隐掉了,但看到这一段,眼前就不断闪过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里对一众苏格兰义军的演讲,《独立日》里美国总统在发起反击前的演讲……二战前期的王室过着没落贵族般的悲摧生活,就像老国王乔治五世的台词:现在的国王就是演员,只需在公众面前把写好的稿子读出来就行。所以柯林·菲尔斯饰演的乔治六世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口吃,虽然他刚开始没有一点点当国王的可能。从今天的角度看,杰弗里·拉什饰演的口吃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其治疗理论一点都不独特,无非又是佛洛伊德那一套:一切的心理问题都跟童年经历有关。所以罗格要求当时还是约克郡公爵的乔治六世在治疗室里跟他平等相待,就是为了让约克郡公爵说出自己被保姆虐待的童年阴影,当然这在公爵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于是就成了贯穿全片的戏剧矛
举报/反馈

大深可见骨

106获赞 7粉丝
提供最新、最精彩的资讯,传递正能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