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记者 徐其崇 通讯员 赵治安)宿城区埠子镇是老宿迁四大古镇之一,对于埠子这个地名,很多人都说不清来龙去脉。4月2日,记者来到埠子镇采访,所见所闻,都感受到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的古今名人、历史传说及风土人情,是当地老百姓割不断的乡愁。
湖水退去 渐成陆地
对于埠子镇的由来以及地名的确立,该镇88岁离休教师解理仁说:“位于宿城区西南门户的埠子镇,距离城区15公里,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明万历年间的《宿迁县志》。”传说这里曾有埠子湖,该湖是明王朝筑堤保陵的产物。《泗虹合志陵墓》中记载:“明祖陵在旧州北十三里(旧州指今泗洪县),地名杨家墩,墩旁有窝,太祖之祖长卧其处,有道士过之曰‘葬此可出天子’。”谁也没有料到,若干年后,这块“葬此可出天子”的地方却成为洪水廊道,成为黄河泛滥的重灾区,明祖陵自正统年间起屡受洪水威胁。
解理仁老人介绍说,明万历年间河道总理潘季驯,提出筑堤保陵,得到皇帝批准。万历七年(1579年)初,正式启动了归仁堤的修建工程。正因为如此,埠子湖由小湖变成了大湖。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黄河发大水,归仁堤决口。这次决口结束了归仁堤截流保陵的历史。从此,埠子湖的水从这里一股劲地流入洪泽湖。
湖水渐渐退去,埠子湖也渐渐消失了。《民国宿迁县志卷三山川志》中记载:“埠子湖在县西南40里,明末淤废。”也就是说,到了明末,原来形似丘陵的埠子湖慢慢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陆地。因此可以说,泗州城、归仁堤、埠子湖和大明王朝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2015年4月17日,在埠子镇新街口工地发现的东汉砖室墓,将埠子的历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
文人墨客 赞美八景
据解理仁老人介绍,埠子最早的居民居住于山梁之上。随着渔民渐多,便结成渔村。因远近居民鱼贩多来此购鱼虾,渐成渔市。渔民生活用品和修补船网的材料也有人运来销售,进而形成了集市。这里曾是停泊船只的码头,故命名为埠子集。清朝末年以来,埠子或为市,或为区,或为乡,终为埠子镇。
现在的埠子镇辖17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常住人口4.7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埠子镇的商业喜获新生。特别是徐州至南京的公路纵贯埠子镇后,埠子的商业更得到迅猛发展。高效农业已形成蔬菜、蚕桑、菊花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企业+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营模式。经济基础带动文化发展,全镇人民的文化素质在各种形式的引导教育下有了显著提高,得到各级的认可。2015年,埠子镇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文明乡镇的获得,与该镇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说到埠子镇的历史,解理仁老人如数家珍。梅村煮雪,是古老宿迁的宿迁八景之一,其所在地就在埠子镇。其实,埠子镇也有自己的八景,分别是梅村煮雪、东西高山、龙潭、松抱枸、琵琶井、气象树、三山夹一井及三步两桥。一个镇拥有八景,而又居宿迁八景之一者,在宿迁也只有埠子镇了。梅村煮雪之景致,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明代万历年间参与《宿迁县志》编纂的宿迁人何九州吟道:“梅花冻不飞,开满村南谷。野人风味佳,花下煮藤六。”清朝顺治年间宿迁知县、金坛人李巽臣赞曰:“千珠冷艳绕村林,四面幽情汪雪余。诗思纷来香淡宕,茶烟轻锁影萧疏。美人清梦浑无限,学士家风远不如。”
乡贤辈出 文化繁荣
雅韵流传,必有文事兴繁。战地记者、曾任涞源县委副书记的萧璞是埠子镇肖桥村人。1948年8月,他突遭国民党政府军残部的袭击,中弹牺牲,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如今健在的农民剧作家蔡士民,编快板传报捷,写小戏颂党恩,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业余柳琴戏演员陆启厚创作淮红剧《二憨送布》,曾获淮阴市农村业余戏剧调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84年,他创作的小戏剧《双卖锅》,获淮阴市农村业余戏剧调演二等奖;老艺人梁漱华老太太,刺绣、剪纸双艺并擅,跻身巴拿马国际博览。近代书画届有周波然、陈占元、陈菊生、苏宗圣、高原桥,各成一脉;当代有殷柳村、李永泽、郝耀华、秦克久,诗书传家,乡梓传颂。
古语云:孝,是天地之大德。埠子八景之三步两桥,就是埠子人善的具体体现。该景点位于现在的埠子镇至南蔡乡交叉路口的南侧,阳光名邸小区附近。解理仁老人说,明朝末年,埠子湖已淤积很多,但是汪塘、水沟还有很多,影响人们的交通。当地一陈姓老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家庭动员后,老人带领子孙开始修桥铺路。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劳作,架设了一座座木桥、砖桥、石桥,给当地的交通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其中有两座桥距离最短,只有三五步之遥,被路人称为“三步两桥”。
邻里和睦 仁爱传承
善,是世间之大爱。三山夹一井不仅是和谐的见证,更是善的另一种表达。民国初年,埠子镇上两家大药房之一的陈家药房翻建新房,另一钮姓药房怕陈家的房子超过自家的高度,也动土兴建新房。两家争执不下,都停工待建。经人调解,陈家首先让出一丈多的地方。钮家见状也让出一丈余地,双方从此和睦相处并商议在各自让出的土地上打一眼新井,以缓解琵琶井取水人太多的压力,而邻里和谐相处的故事流传至今。
“天使团队”———善的种子在当代又一次开花结果。现就读于宿城区中等专业学校的陈双、冯小冉,在埠子中学就读时,因为一起照顾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的同学而被称为“姐妹花”。以这对“姐妹花”为核心的埠子中学“天使团队”,让坐轮椅的同学“站”了起来。2016年9月,“姐妹花”和这位身患重病的同学一起考入宿城区中等专业学校,继续为该同学保驾护航。
埠子的乡愁印记,除了八景以外,还有实实在在让人垂涎的车轮饼、埠子大饼,还有埠子人从古至今喜欢画钟馗画,传承着民俗文化。这一切都与文化与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乡亲们割不断的乡愁,也与今天埠子镇的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举报/反馈

中国江苏网

152万获赞 30.1万粉丝
江苏门户网站 权威资讯发布
中国江苏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