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的彩釉及装饰变化多端,并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容易令新晋藏家望而生畏。到底什么是彩釉?涉及到哪些主要瓷器品种?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而是什么是彩釉?彩釉通常是一层不透水或玻璃状的涂层,涂上瓷器后,通过焙烧与瓷器熔接,可用作染色、装饰或提供防水作用。彩釉中最重要的成分为二氧化硅,而彩釉的种类则取决于当中额外添加的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包括铜、铝,以及其他会改变彩釉黏稠度、颜色和质感的物质。瓷器可在焙烧前或后上釉;焙烧前上釉称为釉下彩,焙烧后上釉则称为釉上彩。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彩釉”只是因为釉里面所含的矿物质不同,故而在烧制过程中这些矿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才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彩釉”!
其次,我们要知道彩釉是如何出现的?由于不具彩釉的粗陶器及陶器大多有着许多细孔,难做容器之用,故彩釉的出现,原为实用而设。不过事实上,美感亦占据着部分角色。彩釉效果赏心悦目,因此即使瓷器没有细孔,工匠仍会涂上彩釉作装饰用途。早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中国已出现手制陶壶,但直到隋唐时期,陶瓷技术才发展成熟。当时的工匠能使用陶轮制造厚薄一致的容器,并在窑内烧制色彩斑斓的彩釉。
最后我们就以闻名海内外的“唐代 三彩瓷”为例子看看彩釉的最典型的例子!“三彩”的意思是“三种色彩”,但其实只是统称,因为有些三彩瓷不止三种颜色。常见的基本颜色包括绿色、米白色和黄色(西方称为“卵青釉”),但亦有棕色、蓝色及紫色。唐朝年间,三彩瓷常用作容器及人像等陪葬品。这些人像有不少地方都刻意没有上釉,因为彩釉稀薄,在烧制时不同颜色会混成一团,破坏人像的五官,因此工匠不会在这位置上釉,而是在完成后再以颜料上色。现时发现的大部分人像,其颜料部分大多已经脱落,因为颜料主要为有机物质;但彩釉部分则仍然鲜艳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