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百家号约稿。作者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首席主播、主持人席文表示 [1] ,近期余额宝的额度大幅度收紧,出现了买余额宝要抢购的现象。他建议推出更多安全、稳健、便利,更有针对性的老百姓闲钱理财产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便利和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表示,余额宝的限流政策不方便客户,有些堵的政策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就不能用堵的政策了。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张广东说,过去几年每天都能分享到“一顿早餐“的小收益,但最近“大家都在说,现在抢余额宝比抢火车票还难”。
2017年5月开始,个人申购余额宝额度不断下降,单日额度从100万下降到了2万,每天购买靠抢,连续多次限额。余额宝是老百姓最熟悉,也用得最多的闲钱理财产品,所以它被上述代表、委员拿来说事也不冤,这确实是特别影响到所谓“获得感”的。
官方是怎么说的?
余额宝的官方微博已经“荒废”了一阵,最新一条消息 [2] 还是辟谣一种“余额宝将于3月15日正式停止”的说法。其实3月15日会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余额宝下线,而是余额宝“顺应民心”,恢复不用抢购,自由购买的好日子。
只不过,因为最开始官方通知文案 [3] 是这样的:
“自2018年2月1日起至3月15日,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调整余额宝服务规则,在此期间自动转入功能暂停执行,用户可在次日9点尝试手动转入。在3月15日之前,将设定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的单日申购额度,即单日实际申购达到设定额度时,当日不再受理申购申请。”
一看里面又是“暂停”,又是“不再受理”的,老百姓本能地联想到各种办年卡的健身房理发店“跑路”之前的说辞,所以产生整个余额宝都要停止的谣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同一个官方声明当中,也点出了本次调整的原因:“为了保持余额宝稳健运行,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并更好地服务大众投资者”。
说人话的话,就是——余额宝现在成长为这么大的一个“巨无霸”基金,就算再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掌舵,估计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吧?此时,想要控制基金规模,防范可能的风险,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跟银行有关系吗?
简单地说,经过多年发展,余额宝成为了创新倒逼监管进步的一个典型例子,跟银行的博弈已经趋于正常,这段时间的限额应该和银行关系不大了。
截至2017年末,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已达1.58万亿元之巨,而在此之前很早,它的规模就已经大到了影响银行揽储的程度。
2014年,时任央视证券资讯频道(不是2套财经频道,而是一个需要付费开通的数字电视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评论说,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和“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应该取缔。[4]
当时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问题的根源当然不在余额宝这边,而是银行受到利率管制,而互联网金融变相利率市场化,因而形成了“利率双轨制”。[5]
2014年两会期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 [6] ,终结了余额宝和银行争利的话题。此后,银行自身也纷纷推出货币基金产品供用户选择。
在余额宝回报一路走低之后,用户投资选择已经日趋多样,风险分散,银行和“宝宝”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复剑拔弩张。
只不过因为余额宝有两个特殊性:一是用户数和基金规模高居榜首,并拉开后面几名很大距离;二是知名度一枝独秀,就像这次的代表、委员一样,很多人只知道余额宝,甚至用“余额宝”为名指代所有互联网分发的货币基金。
所以,如果余额宝本身规模仍在进一步增长,还是有一定可能让银行感到不舒服。它也确实有必要稍微限制一下发展的速度。
跟监管有关系吗?
除了银行之外,另一个悬在余额宝头顶的不确定因素是政策。在“宝宝”们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有几次重要的节点受到了政策变动的影响。
2015年以来,由于央行多次实施降息降准等货币宽松措施,导致大额存单、银行协议存款等货币基金投资标的收益率下滑,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宝宝”们收益优势消失,动辄年化7%成了传说。 [7]
同期因为中国股市持续火爆,也有一部分用户的理财资金流出到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上。不过,在后面又一次“股灾”以后,“宝宝”们的收益也没有回到原先的峰值。
不过,跟下面针对T+0的监管措施相比,上面的政策影响就小巫见大巫了。
2017年,媒体报道称部分基金公司接受了窗口指导,被要求所有已上报但未发行,和将来上报的货币基金产品,应明确是否开展T+0快速赎回业务。若开展T+0业务,则暂缓审批。
所谓T+0,指的是可以当天买入的理财产品,在当天就可以卖出。也就是说,当天购买的名为“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当天就可以赎回。
由于T+0具备便利性、提升资金效率等优势,因此“余额宝”可以将“买入”和“赎回”这两个听着就可怕的名词,替换为“转入”和“转出”,老百姓更可理解为“存入”和“取出”,就像活期存取款一样。
所以,“宝宝”类货币基金通过T+0保证了便捷性和强流动性,成为其最典型的一大特点。一旦取消了T+0,老百姓感受到的“获得感”缺失,不会少于现在的限购风波。
本月初,监管层对短期理财债基和货币基金的运行、规模等进行了讨论,预计3月末会下发资管新规,届时这两类基金可能面临更重大的调整。
据报道,一种可能的政策做法是,将货币基金直接用于消费,支付以及T+0赎回的总计每日上限,拟定为1万元人民币。截止发稿时该消息未获得官方确认,但货币基金T+0面临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8]
对支付宝有啥影响?
如果包括余额宝在内的所有货币基金,都会逐步展开限额、限购等措施,那么这对余额宝、蚂蚁金服会有什么影响?作为老百姓,又有什么应对方法?
首先,余额宝本身、其管理者天弘基金,以及支付宝和蚂蚁金服受到的冲击不会太大。诸如用户数量和活跃度下降等问题并不会发生。
蚂蚁金服现在已经是一个包含了支付、信用评价(芝麻信用)、投资(蚂蚁聚宝)、银行(网商银行)、贷款(花呗和蚂蚁小贷)、生活服务(口碑)、云服务(蚂蚁金融云)等多重业务体系的组合体,余额宝虽然在用户中感知比较普遍,却仍属其所有业务范围的一个小部分。
已经从阿里集团分拆多时的蚂蚁金服,现在仍有点儿欠缺“存在感”,还是被很多用户认为与支付宝等同。如果“弱化”余额宝能让余利宝、各种跟盘基金、定期投资、黄金等理财产品的地位更醒目,被更多用户感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对我们有啥影响?
而普通用户能从一系列变化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条道理,自然就是:余额宝不是一种躺着赚钱的保本工具,它是一种投资,而只要是投资,都会有风险。
“宝宝”类基金一定要自我刹车,怨政策吗?
在我看来,说“政策风险”的说法需要改正一下。这不是说怕不跟着政策走会被处罚,而是说,政策规定和自我调整的总目标,都是为了防范市场的风险。
就好像,孩子要好好学习,要完成作业,不能是为了怕被老师骂家长打,而是要认识到,这是为了自己今后有更好的前途。
作为一个3亿用户参加的,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现在寄托了多少用户“永远不能亏”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如果在余额宝的钱居然连本金都亏了,那大家会是个什么感受?
但是,任何投资工具本质上都会涨也会跌,哪有永远涨的道理?现在不降低群众的心理预期,今后只会更麻烦。这就是基金掌舵者和监管层最大的梦魇。
作为最普通的市场参与者,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记住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手段能保证我们跑赢通胀,或者不亏本钱。
同时,还要记住余额宝只是把广大群众拉进投资领域的启蒙老师,我们必须不断比较和选择其他多样的投资形式,学习金融常识,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即使是余额宝这样的篮子。
[1] http://industry.people.com.cn/n1/2018/0309/c413883-29858853.html
[2] https://www.weibo.com/3535450414/G1IoroP9k
[3] https://cshall.alipay.com/lab/help_detail.htm?help_id=257946
[4] http://it.people.com.cn/n/2014/0222/c1009-24435039.html
[5]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24/c70846-24448819.html
[6] http://www.people.com.cn/n/2014/0304/c376550-24527416.html
[7]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9-23/doc-ifymesii5069724.shtml
[8] http://news.sina.com.cn/c/2018-03-09/doc-ifysauxh9409563.shtml
举报/反馈

航通社

1.2万获赞 3.4万粉丝
新媒体从业者
鲲鹏计划获奖作者,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