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开始,区块链、比特币和加密币、ICO等概念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同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回顾比特币历史上的三波大行情
第一次大行情:2013年底
那么,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大佬在2013年底时开始热切地讨论数字货币呢?一张图就可以说明问题:
在2013年底时,比特币的价格从120美元左右,在2个月内狂翻将近10倍,一路冲到将近1200美元,一时间引起了财经圈的热议。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大佬,就是在那时第一次集体参与到数字货币的讨论当中的。
不过,这样的讨论热潮,并没有持续太久,根据某位资深投资人的透露,互联网大佬们对数字货币的热情仅仅维持了一两个月,就又跑去关注当时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去了,原因呢?和上面一样,一张图就可以解释了。
第二次大行情:2017年上半年
随后的三年,比特币几度沉浮,不过终究是没有再突破此前的高点,就在人们几乎已经将比特币逐渐遗忘之时,从2016年年底开始,比特币挟各路小弟,开始了一波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表演。
比特币的这个大翻身仗,打得让主流财经圈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不管怎么说,数字货币还是吸引到了足够的关注度,也吸引了一大批新韭菜进来接盘,但不幸的是,等待他们的,是下图这样的行情。
随着9.4地震的发生,有关比特币的话题逐渐被人们抛到脑后,VC们开始把资金从区块链转移到“无人便利店”上,而券商研究员们对数字货币对兴趣也烟消云散,转而研究“现金贷”去了。
第三波大行情:2017年年底
就在绝大多数人将数字货币逐渐遗忘的时候,从2017年9月下旬开始,比特币再度挟其他数字货币,开启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以排山倒海之势,轻松突破20000美元的关口。
面对数字货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下各路媒体、机构再也按捺不住了,开始第三度热议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于是,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样的行情:
从上面的图片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每当人们开始关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时,它们就开始要么横盘,要么阴跌,而当人们开始对它失去等待的信息之后,它却往往会一跃而起,让此前割肉的小散们猝不及防,猛拍大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当引发舆论关注时,上涨力已然耗尽
舆论只关注商品价格的明显变化,而当价格出现这一势头的时候,驱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往往已经释放殆尽了。
我们要知道,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供需。然而,“供需”二字看起来虽然并不起眼,但背后驱动它们的因素却是高度复杂的,我们以2016-2017年比特币价格的上涨为例,当时的全球经济,笼罩在一篇“去全球化”的气氛当中,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而国内的跨境资金流动也受到监管。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和个人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流转相对自由的数字货币,在这一需求的支撑下,比特币的价格开始逐渐上涨,然而,当人们注意到比特币收复了此前的失地,并且还在连创新高时,此时驱动币价上涨的因素——也就是对跨境资金流动的需求,已经被逐渐消化掉了。
所以说,舆论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注定是要落后于行情的——因为他们只关注明显的变化,而不是后面那潜移默化的因素。
二、每次暴涨,都伴随项目数量急剧增加
相信最近很多朋友都对那些跑上来割韭菜的项目深恶痛绝,但这实际上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相信不少朋友还记得,去年代币项目最疯狂的时候,新增的币种混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甚至“马勒戈币”这样的币种都能登堂入室,搞得不少币友都感叹人心不古。
然而假设让时光倒退三年,这些朋友恐怕会发出同样的感慨——2013、14年的时候,币圈更是山寨币遍地走。而且那时候的不少币种,以现在的尺度来看,可以说是空气币中的空气币,毫无实际的应用场景。
币价上涨,肯定会引来一帮割韭菜的投机者,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生态圈的必然产物。而这些新增的项目,必然会分散掉市场上的增量资金,日光之下,往往并无新事。
三、舆论的关注,引来监管
2013年的行情引来了什么呢?引来了五部委的文件,最终引发了“12.5大跳崖”;而2017年则是“9.4大地震”;而2018年,则是互金会的文件。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那么,下一波牛市什么时候会到来呢?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很可能是社会舆论对区块链这一波的热情消退之后,数字货币才会不声不响地又涨起来。但在那之前,恐怕又有一大波投机者和小韭菜在喧嚣中会被洗掉,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多年来炒币的人很多,但挣大钱的人相对较少的原因吧。
举报/反馈

王部长

39获赞 272粉丝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