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后来史学家又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是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为后人所熟知;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那么问题来了,东周为什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他们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两者之间如何划分呢(广泛的说法有五种之多)?
要解决这些疑问,首先要知道这两部史书的名字:
1、《春秋》,本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经孔子修订编辑后命名,其记载得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因为书中的语言极为精练,甚至有点晦涩难懂,后来又出现了很多对《春秋》进行阐述、补充、解释的书,被称为“传”,具有代表性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本后来被称为“春秋三传”。
2、《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的刘向根据各国史料编辑整理,它记载了周朝和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发生的事情,其时间跨度为战国初年——秦始皇灭亡六国(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中的“春秋”名称的由来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就是由《春秋》一书的名称而来。因为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这段时间里,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力量逐渐强大而轮流称霸,王室徒有虚名,只能依赖诸侯霸主发号施令,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它恰好与《春秋》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春秋”结束后,各诸侯已经不满足于称霸而是要兼并他国称雄,诸侯之间混战不休,直到秦始皇统一全中国,这段时间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战国”。其名称的由来存在两种说法:一是由《战国策》一书所得名,其记载的历史时期与这段时期相吻合;二是因为春秋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极为频繁,所以被称为“战国”
对于“春秋战国”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一般都没有争议,其开始时间是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结束时间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当年(公元前221年)。但是对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历史上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常见的有五种说法:
1、分界线为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的绝笔之年。
2、分界线为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孔子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4、分界线为公元前45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
5、分界线为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由此全部产生,另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由此开始。
除以上五种说法之外,其实还存在其它的说法,而且各种说法都有其依据,但是又各有其优缺点。比如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按照后两种说法,这一年属于春秋时期,但是按照前两种说法,这一年已经属于战国时期,类似存在争议的地方还有很多。
总的来说,不管春秋战国如何划分,丝毫不影响这段历史的精彩。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争议就意味着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后续还有很多精彩话题,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转发、关注。
举报/反馈

历史人物故事会

4.6万获赞 8.4万粉丝
每天了解一点历史,听些历史人物故事!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