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瘿木嵌玉三多博古纹挂屏
挂屏,因像画轴和画框一样挂在墙壁上而得名。它是屏风的一种,但已经完全没有屏风挡风、障蔽、间隔等任何实用功能,而成为纯粹的装饰品,起的是美化厅堂的作用。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赞:“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
宋代以前,就有用竹、玉、石雕刻的类似挂屏的装饰品。挂屏的真正兴起,是在明末清初,与明清家具的发达和家居装饰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清代,挂屏十分普及。民国时期,挂屏得以延续。近些年,挂屏重新受到重视,收藏和悬挂它的家庭越来越多。只不过旧时门斗、见柱上也设有挂屏,而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挂在客厅和书房的墙壁上。
清康熙 五彩祝寿图挂屏
木框石心或瓷心的挂屏,比起纸本书画轴,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防潮,防晒效果也相对好一些,且长期悬挂而不易变形,也不用经常摘换。因此,在潮湿的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挂屏。在京、津等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北方地区,人们同样喜欢挂屏,因为一套自然、清爽、古朴、典雅的石心或瓷心的挂屏,总比艺术平庸的字画轴的品位要高些。
清乾隆 黑漆描金《明皇试马图》挂屏
挂屏一般都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或叫“四幅成堂”,八扇一组则称八扇屏。一般每扇屏之间的图案都有一定的情节联系。也有中间挂一件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更是风行一时。在紫禁城和避暑山庄的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乾隆年间内务府设立造办处,专门制造供帝后赏心悦目的各种装饰品和陈设品,挂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清 红木镶钧瓷博古四扇挂屏
被称为紫禁城中“最豪华的宫殿”的倦勤斋,名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当太上皇而修建的居住、休闲之所。《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二期发表的故宫《倦勤斋陈设档》,记载了倦勤斋的内部陈设,其中多有关于挂屏的内容:“……南墙挂紫檀边镶漆心诗意挂屏二件……门斗上挂御笔诗黑漆嵌螺钿边海棠式挂屏二件、紫檀边缂丝西洋人物挂屏二件……见柱上挂漆挂屏二对……南北墙挂紫檀边缂丝万叟同庆挂屏二件、紫檀边嵌玉梅竹挂屏二件……”每间都设有挂屏,是当时宫中陈设挂屏情况的真实反映。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挂屏边框用料为紫檀、红木、鸡翅木等,挂钩为铜或铜镀金,屏心用料比较丰富,除常见的大理石片或瓷片外,还有象牙丝、玉、珍珠、缂丝、织绣、雕漆、玻璃彩画、竹等。有的每条屏上嵌有四块或方或圆或异形的大理石片。有的在红木屏板上部镌刻诗文,下面嵌圆形大理石,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传教士油画家潘廷章1773年入清宫,他奉旨作过的油画,也曾以挂屏的形式悬挂。
清乾隆 刺绣御制题松下听琴图挂屏
2004年11月,天津国拍秋拍推出一套清光绪王少维绘山水瓷板挂屏。这套四条屏上嵌有八块瓷板,四方四圆,意为“天圆地方”。瓷板以粉彩绘青绿山水,意境深远,疏朗有致,绘画精湛,保存完整,极为难得,终以35.2万元成交。
观复博物馆藏嵌钧瓷挂屏
2005年4月,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举行首届艺术品鉴藏拍卖会,推出一套罕见的嵌有宋代钧瓷碎片的楠木四条屏。这套四条屏为楠木质地,上面镶嵌了清代从钧窑古窑遗址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瓷片,每扇屏上有10片,四扇屏上一共40片。这套四条屏是拍卖公司从一户收藏世家中征集到的,估价为12万至22万元。
紫檀边嵌象牙编花鸟挂屏
从另外两件清代宫廷挂屏上,也可看出清代挂屏材质之丰富、工艺之精湛。一件是紫檀边牙丝编织花鸟挂屏,框边为紫檀浮雕夔龙纹,屏心用象牙通过劈丝、磨光、编织等技法编成几何纹地,上嵌骨制花鸟,构成一幅鲜花盛开、鸟栖枝头的优美画面。牙丝编织工艺是清代广州牙雕工艺的一项创举。这件牙编挂屏制作难度极大,造价昂贵,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御题“山近轩”缂丝挂屏
另一件是紫檀边文津阁缂丝挂屏,屏面采用缂丝技术,织绘出当年文津阁的全貌。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内,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它和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合称“四阁”,是储藏《四库全书》的地方。这组建筑,山环水抱,阁前有假山,山上有亭有台,山下有洞有桥,洞中有洞;阁后有花园,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景色优美。屏左上方缂有乾隆御题文津阁诗一首,落款为“子臣永熔(乾隆帝第六子)敬书恭绘”,并有“子臣永熔”、“夙夜滋恭”两枚朱篆方章。此屏缂丝精湛,技术高超,实为上乘之作。
百鸟朝凤银平填花丝浮雕嵌宝挂屏(倪成玉作品)
挂屏工艺在当代有所发展和创新。2003年8月,四川成都能工巧匠精心制作完成百鸟朝凤金银花丝浮雕挂屏,并以“最大的金银花丝作品”正式申报吉尼斯纪录。这件挂屏所耗费的珍贵原料令人咋舌:纯银11126克,纯金360克,天然优质宝石138克拉。
刺绣人物挂屏《春香传》
很多艺术品被制成挂屏,用作礼品乃至国礼。如1953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赠送中国领导人的一件刺绣挂屏,取材于朝鲜民间传说,做工精美,图案典雅,很有特色。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