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播种者》_表现劳动人民的巴比松画派油画作品赏析!
《播种者》,1850年,法国,让·弗朗索瓦·米勒,布面油画,101.6x82.6cm,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播种者》(The Sower)上的播种者是一个法国的农民,在他身后以隆起的大地为背景的大地向远方寂静的延伸着。鸭绿色的天空盘旋着雀鸟飞翔的影子,使再远方的天空洁白而又飘逸。此刻,这个播种者上衣的颜色与大地隆起的颜色一样是赭红色的,一顶深褐色的毡帽遮住了他面部岁月的沧桑神情,身着橄榄绿裤子的两条健壮的腿使他倾斜的姿势插在泥土里,仿佛一僔粗砺而质朴的雕像。他左手紧握着胸前布袋里的种子,而右背攥着种子的五根手指正在向大地的春天播撒。大地辛苦的播种者啊!他土里刨食的命运和大地奉献的命运永远是沉默的。春天的播种是为了秋天的收获和喂养自己的生命,也许只有到大地季节收获的时候,这个播种者的脸上才会呈现出一种幸福而满足的喜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牧师的指导下,他学习了拉丁语并阅读了许多现代作家的著作,德拉罗什的画室中那些以为他什么都不懂的人不过是以貌取人。米勒在画室中学习肖像画,但是他的创作从未达到官方沙龙的标准,每次展出都被拒绝经。历了人生极度穷困潦倒的时期之后,米勒迁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并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这个画家团体就是西方风景画史上著名的巴比松画派。
米勒《播种者》高清大图1
米勒《播种者》高清大图2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这也是米勒第一次被官方沙龙所接收的作品,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工人农民等下层阶级的反抗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向保守的官方沙龙对《播种者》作者一反常态,这或许是由于米勒在这幅画中所刻画的乃是时代中真实的个体,而不是他们之前所青睐的那些神话人物。《播种者》刻画了清晨正在播种的一个农夫,他穿着简朴,身背装着种子的破旧口袋,阳光在地平线初现。然而,在遥远的地平线这一头,在黑暗阴沉的大地上,农民正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行走于暂时未被照明的土地上,为未来的果实播下种子。
米勒《播种者》高清大图3
米勒《播种者》高清大图4
《播种者》作为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首幅作品,画中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米勒《播种者》高清大图5
1850年米勒在巴黎沙龙展出的《播种者》,无论是从好的意义,还是从坏的意义都使他出了名。当然,在那以前,也有画农民生活的画家。例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奥斯塔德等都画过。但是他们所画的农民,都是大吃大喝的,无聊闲扯的,打架斗殴的等等,都不是在劳动的农民。而米勒画的却是额上流汗劳动着的农民。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感谢大家的阅读。欣赏完油画《播种者》你的心中此时此刻有什么别样的感触呢?欢迎各位小伙伴在下方评论区拍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