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以新疆为首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水资源稀缺,生态系统尤其脆弱。这里有着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人民在与沙漠斗争的历史中,写下了许多奇迹般的故事。比如新疆的“第二个罗布泊”:艾丁湖。
艾丁湖,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同时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湖面比海平面低100多米,由于身居内陆,又是“火炉”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可以说这里是全中国最酷热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但即便如此,依然形成了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
由于艾丁湖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这个湖泊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上世纪50年代时,艾丁湖还是一个相当大的湖泊,总面积达到100多平方公里。但随后,随着地下水开采加剧,湖面面积逐年在减小。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干涸,成为一个季节湖。艾丁湖可以说是死而复生又轮回了好几遍,在2016年年初,艾丁湖一度不足0.5平方千米,又走在完全干涸的边缘。
艾丁湖之所以能成为吐鲁番盆地底部的湖泊,正式因为吐鲁番盆地内的各条水系最终都流向这里。因此,当人口增多、用水量增大,汇入艾丁湖的水量就减小,艾丁湖的面积就快速缩小。这是艾丁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干涸又复活循环往复的原因。
在2016年,艾丁湖接近完全干涸的时候,就有专家警告艾丁湖很有可能变成下一个罗布泊,新疆的吐鲁番市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楼兰,这对于新疆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艾丁湖不仅是湖,由于它是吐鲁番盆地众水系的汇合形成的,它的水量代表着吐鲁番盆地内的生态指标。当艾丁湖干涸,意味着吐鲁番盆地内水资源稀少,风沙也会随着而来,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为了让艾丁湖重现当初景象,也为了保护吐鲁番盆地,在2016年年初危机再度出现后,除了从别的地方进行调水,艾丁湖还通过“关井退田”等措施来控制水资源使用,最终再度让艾丁湖焕发生机。
艾丁湖从原本的基本干涸,到如今湖面积越来越大,湖边骆驼刺、红柳等植物也开始再度生长。可以说保护艾丁湖初显成效。但是真正要说艾丁湖失而复得还为时尚早,如今的艾丁湖和曾经上百平方千米的规模比起来还是小很多,而要恢复到原本的面积,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是近些年无论是新疆吐鲁番盆地底部的艾丁湖、塔里木河末端的台特玛湖,都逐渐摆脱原本的干涸境况,走向生机勃勃,新疆这些湖泊“涅槃重生”的奇迹,是新疆人民不懈努力的结果,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让人振奋的奇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