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份日本版本的历史地图,展示了明末清初的中国政局发展。
我稍作文字注解,分享下这几幅地图。
1、明中后期东亚形势图
明中后期东亚形势 明中后期,西北的蒙古诸部和东北的女真,是明的主要威胁,北虏频繁的侵扰和沉重的军费消耗着大明王朝的国力。
2、努尔哈赤时期(1616-1626年)
努尔哈赤时期形势 1616年,努尔哈赤反明自立,建立后金,整顿女真各部并进攻辽东地区。
1619年,后金在萨尔浒大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明军。由于军力大损,明与后金在东北的攻守形势逆转。
3、皇太极时期(1626-1643年)
皇太极时期形势 皇太极向东攻略朝鲜,迫使其称臣。向西元朝与蒙古帝国末代大汗林丹汗,拿下漠南蒙古。
林丹汗之子献上所谓中原历代“传国玉玺”,皇太极借此宣布继承道统,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正式称帝,并兼任蒙古帝国大汗。
4、顺治帝时期(1643-1661年)
顺治帝时期形势 1644年,明亡与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清军趁机入关,攻略前明故土。
清入主中原初期并不和平,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以及屠城是为清初八大弊政。
5、康熙帝时期(1661-1722年)
康熙帝时期形势 康熙帝面临诸多内忧外患,但都被其一一解决。
康熙先平定三藩之乱(1681年),后遣施琅收复明郑(1683年),巩固中原。
随后展开对外战略:
先在东北抗击沙俄,收复黑龙江流域,通过《尼布楚条约》(1689年)限制沙俄对准噶尔的支持;
随后三征噶尔丹,击溃准噶尔,收服漠北的喀尔喀蒙古(1697年);
西南面,驱逐藏区的准噶尔蒙古势力(1720年),疆域大为改观。
6、雍正帝时期(1722-1735年)
雍正帝时期形势 雍正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1723年),并于1727年设驻藏大臣,巩固对藏区统治。
同时继续用兵西北,击溃准噶尔汗国(1734年),迫使其以阿尔泰山为界,巩固了对漠北喀尔喀蒙古的统治。
7、乾隆帝时期(1735-1796年)
乾隆帝时期形势 1758年,清军进军伊犁,彻底平定准噶尔;1759年,清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新疆在安史之乱900年后再次回归中国。
至此,乾隆时期的清扩张至巅峰,疆域逾1310万平方公里。
8、清巅峰疆域与势力范围
清巅峰疆域与势力范围 黄色为清朝本土,西部为藩部领土,其他杂色为藩属国,包括阿富汗、尼泊尔、中南半岛和朝鲜王朝等地。
注意右上库页岛,日本版历史地图未将其划入清版图,而北海道此时也不在日本版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