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有时也会用清油、柴油等)。 自清末,煤油灯被引入中国。
解放初期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灯照明。最简单的煤油灯如下图,利用用过的墨水瓶或药瓶,先在盖上打一个圆孔,然后将牙膏或白铁皮制成的灯芯模插到圆孔里,用棉花或布条做灯芯,在瓶内注入煤油,用火柴点上就可照明。
最简单的煤油灯。
用药瓶做成的最简单的煤油灯。
再高级些的煤油灯如上图,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其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
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灯头通过螺纹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此煤油灯的特点是,煤油燃烧充分,亮度大,有少量煤烟产生,多见于大队部或办公场所。
可防风、室外或野外作业用的煤油灯。
可防风、室外或野外作业用的煤油灯。
可防风、室外或野外作业用的煤油灯。
可防风、室外或野外作业用的煤油灯。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
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那时候,老百姓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