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祚寺双塔,又名凌霄双塔,是山西省会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向山脚畔。永祚寺内的两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文笔双峰。 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双塔巍峨俊秀,是我国双塔之最。
永祚寺双塔,雄伟异常,双双耸立如笔,故有“文笔双塔”之誉,更被誉为太原的标志。两塔均为13层,全高都在54·7米以上,在中国所有的双塔中位居首位。两塔南北对峙,并肩而立,既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又各有其艺术特色。南塔琉璃剪边,色彩绚丽,轮廓秀美;北塔素砖砌体,雕饰清丽,豪放粗实。
永祚寺双塔原名宣文塔,因纪念宣文皇太后资助建塔的“功德”而得名。它们建成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两塔相距60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之意。二塔均为全砖石结构,只在各层角檐内装有一根挑木,构建技巧十分精湛。遥望二塔,高度相当,风格协调,古韵幽幽;近观二塔,方见其各有精妙——东南塔为素砖砌体,塔上雕刻清素,塔身收分很小,直径相同,故而挺拔壮美;西北塔为琉璃剪边,雕刻精细华丽,塔身收分明显,外形秀丽俊朗。
永祚寺双塔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为到此观光和游览的人们所喜闻乐见。双塔寺“碑廊”的最北端,镶嵌有宋代大文豪,一代书法家苏东坡的墨迹“赤壁怀古”刻石。这套刻石共三块,是苏武原迹的摹勒本,也是双塔寺“碑廊”众刻石中引以为重的佼佼者。
初创之时,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所寺院,也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那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至于那紧靠塔而建的几间简陋寺舍,而今早已荡然无存。当时,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关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万历本《山西通志》和万历本《太原府志》都曾作过明确的记载。
该塔的塔座为沙石条砌筑,质朴坚固。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塔上的斗拱、飞檐、枋、椽、柱(垂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13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在塔的第一层撩檐枋下,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字体犹如一条飘带,层层叠压,美观而匀称。这几个字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佛塔,也巧妙地添补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真可谓独具匠心。
该塔1——7层的砖仿木斗拱,无论形制还是结构,均与大华宝殿相同,为“五踩重翅”,上承撩檐仿、椽、飞,组成塔檐。随着塔身的拔高,塔层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逮至8层以上,斗拱结构则改变一跳(即三踩),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型呈流线形,十分美观。
永祚寺双塔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额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大大地增强了塔外面的装饰性。这种建筑雕刻,不仅图案富丽,镂工精细,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和代表了明代砖构建筑的艺术风格,可称明代砖仿木建中的优秀作品。多少年来,许多的传言和不少对建筑很有研究的人都说,文峰塔西北向微微倾倒,正是建塔匠师们在造塔之初,考虑到塔势高峻,又是东山的前沿,容易受西北风的影响,所以才有意将塔身向西北向微侧,以抵消西北风对塔的吹阻力。
古往今来,永祚寺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双塔巍巍,凌霄而立,它们是太原的骄傲,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骄傲!来太原就来看看这里的地标建筑吧,很棒的!
举报/反馈

紫雨荷芳

1.7万获赞 1299粉丝
游玩世界,分享美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