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盘点俄罗斯“苏式系列战机”, 欢迎朋友们前来点评!
苏-2攻击机
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国都意识到需要一种多用途的 轰炸机,苏联也了解了这一点。于是,诞生了苏-2飞机,但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2飞机性能不佳,在与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和福克-沃夫190 战斗机作战中损失惨重。在1942年提前转入执行二线作战任务
苏-7 “装配匠”
 苏-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是作为米格-19的后继机设计的。苏-7于1955年首次试飞,1958年投产,1959年服役,编号苏-7Б。西方给绰号“装配匠”(Fitter)。本来该机是作为空战战斗机设计的,后来作为前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标准战斗轰炸机。苏-7有以下各种型别:苏-7原型机;苏-7Б,标准生产型;苏-7БМ,标准生产型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是飞控及导航设备,换装了发动机等;苏-7БКП,在副油箱挂架后增挂了两台起飞助推固体火箭发动机,取消了机炮,但没有投入使用;苏-7БМК,单座型的最新改进型,机体经加强,可携带更多的载荷;苏-7У,串列式双座教练型,装有机炮,顶部有背鳍。前苏联共生产了3000架苏-7,最多时前苏联曾装备1400多架。苏-7还被大量出口,装备的国家有:印度、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富汗、埃及、秘鲁、越南、伊拉克等十几个国家。苏-7目前在前苏军中已被淘汰。
苏-9
苏-9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三角翼单座单发全天候截击机。西方给绰号“捕鱼笼”(Fishpot)。1953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飞行,1958年投产,1959年开始服役。苏-11是苏-9的发展型,1969年苏-15开始服役后,即停产。估计1988年仍在服役的苏-9/-11仅数十架,将很快全部退役。苏-9/-11有4种改型,即:原型,其特点为进气口上面有锥形雷达天线罩;初期生产型,装P-7Ф加力涡喷发动机,带4枚AA-1空-空导弹;苏-11,苏-9的放大型,装P-7Ф-1加力涡喷发动机,携带AA-3空-空导弹;教练型。
-11拦截机
苏-11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苏联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苏-9拦截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单座单发三角翼高空拦截机。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五十年代重组后,主要承担拦截机的研制。当时苏联领空时常遭到美国U-2侦察机的入侵,同时携带核武器的美军战略轰炸机,就驻扎在苏联的家门口,迫使苏军高层大力开发高空高速拦截机,以作为反制手段,维护领空安全和国家声誉。在这样的形势下,苏霍伊和米格、雅克、甚至图波列夫设计局都投入力量开发拦截机,这其中,以苏霍伊和米格的竞争最为激烈。1961年7月在莫斯科土西诺航空节上,苏-11携带AA-3首次露面,对欧美很有震撼力,直到七十年代,美制第三代战斗机研制时,苏-11仍为主要超越对手(显然高估了该机的战力)。但该机型由于在服役初期发生过重大事故,加上苏联高层在该机和雅克-28截击机的选择上,摇摆不定,没有给予支持,导致苏-11产量较小,只有108架,服役后一段时间得不到部队的认可,在1966年即停产。     
苏-15战斗机
苏-15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六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高空超音速截击战斗机,北约集团给予的绰号是“细嘴瓶”。苏-15的原型机于1965年首次试飞,1969年生产型开始装备部队,并逐步取代老式的苏-9/11,成为前苏联的主力国土防空战斗机。在七十年代末期,苏-15是前苏联高度保密的机种之一,只配置在前苏联本土,没有进驻华约其他国家,也未出口,当时前苏联空军曾装备了800架以上的苏-15,如今则只能在航空博物馆的停机坪上看见它。
-17轰炸机
苏霍伊苏-1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战斗轰炸机,是由固定翼战斗轰炸机苏-7发展而来的。1966年8月2日原型机首次试飞。苏-17的原型机于1967年7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首次公开展开,北约集团曾给予绰号“装配匠”。生产型苏-17C于197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苏-17除装备前线航空兵之外,还装备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它在苏联,后来的俄罗斯,进行了长期服役,并作为苏-20苏-22被广泛出口到东方集团阿拉伯空军,安哥拉秘鲁。 它是俄罗斯/苏联起源的第一个可变扫射翼战斗机。 苏-17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
苏-24战斗轰炸机
苏-24(北约代号:Fencer;中文:击剑手)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双座双发动机变后掠翼设计之低高度长程多用途攻击/战术轰炸机,主要用以取代老旧的Yak-28。除了携带传统的空对地导弹等武装进行攻击任务外,苏-24也可携带小型战术核武器,进行纵深打击。2015年11月24日,苏-24战机在叙利亚坠毁。俄国防部表示,战机是被从地面击落的。土耳其方面则声称,苏-24战机侵犯了该国的领空,并被F-16战机击落。
苏-25攻击机
苏-25是苏联的一种亚音速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机,其结构简单,装甲厚重坚固,易于操作维护,适合在前线战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对己方陆军的直接低空近距支援作战。该机现在的使用国除俄罗斯外,还有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拉克、伊朗、朝鲜等。
苏27战斗机
苏-27战斗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服役。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壁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安静不稳定设计。
苏-30
苏-30战斗机俄罗斯针对美国F-15战斗机而研制的一种多用途重型歼击战斗机,具有超低空持续飞行能力、极强的防护能力和出色的隐身性能,在缺乏地面指挥系统信息时仍可独立完成歼击与攻击任务,其中包括在敌领域纵深执行战斗任务。中国在1990年首次向俄国订购26架苏-27SK,1995年增购26架,并取得更先进的苏-27SMK生产许可证。1995年初两国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后,彻底改善中国空军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的计划于1996年启动。计划的核心就是购买苏-30。
经多番谈判后,中俄双方确认了总值数十亿美元的军售合同,于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合同包括苏-30MK的转让意向性框架协议,双方同意转入技术细节谈判。至此中国以22亿美元购买了60架苏-30MKK。同年7月,采用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苏-37试飞成功,俄方推销团前往中印两国推销以矢量推力发动机改进苏-30MKK的计划,但由于中印双方都担心矢量推力技术不成熟而告吹。
中国引进的苏-30战机基本上采用原装俄罗斯航空电子设备。而“苏-30”的国产化将与苏-27的国产化融合为一个项目,即使歼-11的进一步发展型号。而解放军也不断增加进口苏-30订货,其中海航于2002年底首次获得苏-30。
-32战斗机
苏—32战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专为海军研制的新一代(西方称为第三代半)超音速远程岸基海上攻击机。2003年8月25日,俄罗斯宣布,俄空军计划将在2005年开始装备部队。苏—32是一种独特的并排双座位打击型战斗/轰炸机,机体与苏—30相比稍大,配备两台装有矢量喷嘴和加力燃烧AL—31FP或AL—35涡扇发动机,航程更远、续航时间更长。
苏-33战斗机
苏-33战斗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号称“世界舰载机之王”。
苏-33战斗机于1975开始研制,原型机编号T10K。由于是苏-27战斗机所衍生出来的舰载机种之一,因此延续了苏-27的北约代号,被称为侧卫D型。苏-33于1987年8月首飞;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号(即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进行着舰试验;1993年4月装备俄罗斯海军;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战编制。苏-33主要部署于俄军唯一的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上,由于库兹涅佐夫号采用滑跳甲板,需要依赖本身动力起飞,而起飞时不能满载油弹是苏-33的致命缺陷,故其无法跟美国海军战斗机一样能执行远洋作战。苏-33原型机T-10K被中国从乌克兰获得并仿制改良国产型号歼-15
苏-34战斗轰炸机
苏-34战斗轰炸机原称苏-27IB,是由俄罗斯莫斯科苏霍伊设计局联合公司研制的战斗轰炸机。苏-27IB在1990年4月首飞。计划用于替代苏-24苏-25两种作战飞机。在北约内苏-34同样被命名为“侧卫”。苏-34的原型代号为T-10B。苏-34型战斗轰炸机的翼展为14.7米,机长21.94米,机高5.93米,翼面积 62.0平方米。该机空重140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39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000公斤,最大武器载重8000公斤,升限15000米,最大航程为4000公里。   
苏35战斗机
苏35战斗机,是苏霍伊设计局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在战斗机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第四代半战斗机。苏35战斗机除了用三翼面设计带来绝佳的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航电设备,提升了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能力。2014年2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苏霍伊公司总裁波戈相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厂参加向俄空军交付12架量产型苏-35S歼击机的正式仪式。这批战机,编入东部军区第3空防司令部第303近卫混成航空兵师第23歼击航空兵团第1大队,部署在中国东北当面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捷姆吉机场。
苏-37
苏-37“终结者式”战斗机是一种由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所开发生产的单座多用途原型喷射战斗机。由于苏-37是一系列由苏-27战斗机所衍生出来的新机种之一,因此延续了苏-27北约代号,被称为侧卫F型。苏-37于1996年4月在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斯基飞行测试中心进行首次飞行。
苏-47战斗机
苏-47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机身头部为机载雷达舱,在带空速杆的卵圆形雷达罩内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机身中段与延伸的机翼边条相融合,机翼翼根有向前延伸的边条,装有前平尾和前掠式机翼。苏-47最大特点在于前掠翼的设计,与美国格鲁门公司X-29试验机很相似。在设计与试飞阶段曾经给予S-32和S-37的编号,1997年9月25日首飞,2002年编号改为 Su-47。由于苏-47无法满足俄罗斯军方的空战需求,最终苏-47停止研发,并未被俄罗斯军方采用,也没有实现量产。
T-50战斗机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载荷可达6吨,内置4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
举报/反馈

西海东语

6396获赞 1万粉丝
风花雪月,人情世故,大漠疆场。笔墨耕耘!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