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红”是清朝康熙年间创制的一种高温铜红釉。清《南窑笔记》中将它称为“吹红釉”。由于后来在景德镇明御窑厂旧址中发现了宣德年间的红釉器,所以文玩界也有专家认为:可将豇豆红釉器的发明时间前推至明代。但一般而言,民间还是公认“豇豆红”是康熙晚期众多红釉制品中昙花一现的工艺精品。
豇豆红釉菊瓣瓶,清康熙
豇豆红釉器的器内是白釉,器外壁以细竹管蒙细纱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体,须吹数十层,每层极薄,工艺非常细致精巧。上乘之作名为“大红袍”或“正红”,器件上下浑然一色,明快鲜艳,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虽如豇豆,但因吹釉的层次不同,釉中会出现如水渍般的现象。由于釉中微量的铜元素在烧成时被氧化,还会产生绿色斑点,俗称“苔点”。而这些绿斑缀于整个淡红釉器中,出现红绿两色的相映成趣的自然现象,更显出一份艺术美感。
豇豆红釉洗,清康熙
铜红釉最早出现于北宋钧窑中。当时窑炉技术还不成熟,导致钧红的呈色不很稳定,烧出来的釉器红中泛紫,紫中有蓝。纯正的铜红釉在明永乐年间烧成,被称为“鲜红”。宣德时,又在永乐“鲜红”的基础上烧出了“祭红”,之所以称其为“祭红”,是因为此种红釉瓷经常被用作祭礼陈设。它以西红宝石末为原料,烧成后,釉面殷红莹润,仿若宝光四溢,所以也被称为“宝石红”。可惜,该技术在明代中期失传了。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在督烧景德镇官窑时,终于烧造出铜红釉瓷器“豇豆红”(此外还有闻名遐迩的“郎窑红”)。“豇豆红”釉器的表面呈淡粉红色,色泽宛若红豇豆。又因这种浅红分外娇艳,有的似孩童的红脸,有的像三月桃花之色,有的若美女微醉后展露的红颊,所以它还有“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美人霁”的别名。
豇豆红釉莱菔瓶,清康熙
豇豆红没什么大件器传世。我们今天看见的主要为清康熙宫廷内的文房用具。主要有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凸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八种造型。它们的高度不超过20厘米,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的楷书官窑款。根据蔡国声先生所著的《鉴陶品瓷》记载,“豇豆红”的“大清康熙年制”款识上的“年”字第四划用的是一点,这一点大多不直不横而是稍向右侧。而仿品则会将这点写成一竖,或者就是将此点点横了或点直了。雍正时继续烧制“豇豆红”器,但因当时工艺水平下降,完成的器物釉色灰暗,并不美观,于是后来也就不烧了。民国初年不少仿品面市,出现了诸如釉色不够幽雅娇艳、水渍斑状刻板而无灵动感、瓶口部不见绿色苔点、器底款字不规整等问题。
豇豆红釉莱菔尊,清康熙
“豇豆红”因其烧成的难度极大,历朝历代唯清康熙晚期才有烧造,所以传世数量非常有限。这类文玩自然而然成了收藏家们孜孜不倦四处寻访搜猎的目标,民间更是有“收藏豇豆红,一辈子都不穷”的说法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