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还在争论宏观周期会否在年中见顶,狂热炒作“一带一路”等主题股的时候,券商股正在悄无声息的下跌。除了次新券商,大部分券商股已经走出了明确的下降通道,低估值的龙头券商更是率先破位。
作为强周期品种的券商股,率先走出弱势是出于什么原因?其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从中国股市的整体情况看,今年以来市场回暖,沪深股指量价温和上涨,证券行业业绩月度环比改善,这理应成为券商股估值修复的动力。然而,即便是估值较低的龙头券商品种,率先出现了估值向下的表现,中信证券市净率低于1.4倍,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等估值只有1.5倍左右。
与常识相悖的现象出现,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被忽略了。市场可能更为前瞻的看到了不利于券商股的因素出现,比如宏观、金融层面。
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确实比前两个月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本土市场对于周期景气度回升的判断出现了分歧。分歧源自于这轮经济的企稳是主动补库存周期带动还是大周期自然见底后下游需求回暖带动,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当下是企稳还是见底回升。客观来讲,中国经济能在2016年企稳,主要得益于基建投资的发力、房地产投资的回暖和供给侧改革导致的商品价格反弹叠加自然补库存周期。
在这几个因素上,基建投资加码的基础是加杠杆,今年中国政府明确要去杠杆,且宏观基调只是稳增长,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也就是说在通过加杠杆提升投资的基础上,现在需要稳定且化解风险。房地产投资则面临更大风险,主要是一线城市和二线热门城市限购限贷升级,北京甚至上调按揭贷款利率优惠,三四线城市又需要去库存,市场不得不考虑在一线城市和二线热门城市遭遇超严格房地产管制后,整个行业景气度见顶回落,并将情绪蔓延到三四线城市对冲一线城市和二线热门城市限购的外溢效应。此外,就目前大部分中上游行业看,补库存已告一段落,而去产能工作还未完成,商品价格上涨可能短期接近尾声。
其次,今年金融工作的一个主旋律是去杠杆。现在去杠杆的手段相对温和,并没有采取紧缩货币的方法,但资金价格的缓慢回升已经显而易见。在一个温和去杠杆的环境中,金融资产难有很好的表现,券商基本上会变成一个不温不火的行业板块。纵观中国股市的历史表现,券商股大多不会有所谓的慢牛行情,与中国股市快牛慢熊的特征相符,所以当中国股市被定下稳定的基调后,券商股在经纪这个核心业务上难有突破预期,以至于其他以经纪业务为核心衍生的业务也难有突破预期。
一个类似鸡肋的与中国股市强相关的行业板块,很容易被转折的预期所过度影响,所以当市场出现宏观分歧的时候,券商股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而且这种下跌领先于大盘和其他周期股。这里就会出现一种可能,就是券商股对去杠杆的政策了解充分,对于宏观分歧反应过度,因为中国股市中的投资者往往喜欢走极端,对于经济运行似乎无法接受L型态势。
以目前龙头券商股的估值来看,基本上与中国股市整体相适应,所谓估值的改善和投资交易机会更多来自于人心的变化,比如短期超跌后的反弹、对宏观分歧的正确认识和纠正,以及如果年中中国经济出现增长动力渐弱后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宽松。此外,券商股毕竟是中国股市的一个风向标,如果监管层坚持要以稳定作为股市的主基调,“国家队”就可能对券商股维稳。
举报/反馈

深夜食粮

0获赞 579粉丝
分享生活中的新鲜,搞笑,励志、正能量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