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有一位角色备受作者“看重”,但常常在战场上狼狈不堪。他就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之一,黄龙真人。
尽管戏份颇多,但黄龙真人因“无法宝、无徒弟、无胜绩”而被书粉戏称为“三无真人”。甚至有人怀疑,这个角色是否仅仅是作者为了凑齐“12仙”而设。
其实《封神演义》是讲众神的来历,其中玉虚十二仙等角色都能在民间传说、道教或佛教中找到其原型。黄龙真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也有其对应的原型。关于黄龙真人的原型,还真的跟佛教有所联系。
在书中,黄龙真人被作者安排定位于“秘书长”,负责“会务”安排。比如破十绝阵,第一个出场的则是黄龙真人。
杨戬启子牙曰:“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到此。”子牙迎接至银安殿,行礼分宾主坐下。子牙曰“:道兄今到此,有何事见谕?”黄龙真人曰“:特来西岐共破十绝阵。方今吾等犯了杀戒,轻重有分,众道友随后即来。此处凡俗不便,贫道先至,……可以安歇。”
在另一个重头戏“诛仙阵”也是如此:
(姜子牙)正在殿上忧虑,忽报:“黄龙真人来至。”子牙迎接至中堂,打稽首分宾主坐下,黄龙真人曰:“前边就是诛仙阵,非可草率前进。子牙你可吩咐门人,搭起芦篷席殿,迎接各处真人异士,伺候掌教师尊,方可前进。”子牙听毕,忙令南宫 、武吉盖芦篷去了。
同样在万仙阵一役中,黄龙真人再次展现了他的重要地位。他是第一个到达战场的玉虚宫弟子,并负责安排姜子牙搭建芦篷席殿,以迎接三位尊师。
这些细节表明,作者对黄龙真人的角色投入了特别的关注,强调他在十二弟子中的特殊地位。然而,这位黄龙真人偏偏是是十二弟子中最“倒霉”。
先是与赵公明作战、斗法,不妨互有胜负。但做了俘虏,被吊在幡杆上示众出丑,这样的写法用在“正面”的仙人身上就显得有点怪异了——十二弟子只有他享受了这样的待遇,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师侄杨戬从杆子上救下来。
黄龙对战赵公明
如果说事出偶然、作者无心,那在万仙阵一役中,黄龙真人再次勇敢出击,结果却被马遂祭起的金箍箍住头部。显然,他的本领并不高强,缺乏自知之明。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急欲除下金箍,却三昧真火从眼中冒出,弄得自己狼狈不堪。众仙人见状,纷纷前来相救,场面一片混乱。
此外,在其他场合中,黄龙真人也多次展现出他的无能。例如在与吕岳的战斗中,他被追赶得四处逃窜,最终还是靠晚辈哪吒出手相救才得以脱险。
尽管黄龙真人在十二门徒中多次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企图引起读者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他的种种糗事却让人忍俊不禁。高吊示众、箍得“三昧真火从眼中冒出”,这样的情节让人不禁怀疑作者对这位“正面”仙人是否存在负面情绪。为何只有他是如此“倒霉”?
黄龙,算是佛道争胜的“箭垛式”人物。
(注:箭垛效应是指,假若某人具备某个特性,则人们多将类似事件都归于这人身上,比如包拯擅长破案,所以很多不明出处的案情都被射在包拯身上,以致其成为一个探案传奇。同样,坏的特质也一样具有箭垛效应。从上解释来自百科)
北宋至明末的五六百年,佛道间激流勇进的较量众所周知,尤其是“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的传说,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佛教传说中,黄龙禅师以高深的佛法降服了狂妄的吕洞宾;而在道教传说里,神通广大的吕洞宾则击败了黄龙。简言之,在这几百年间,黄龙在道教徒心中如一块难以消解的心病,与吕洞宾的纠葛更是被描绘得如同一场冤冤相报。
若我们从道教的角度来审视《封神演义》,那么黄龙真人在故事中的地位便显得尤为微妙。
他的尴尬境遇与几乎恶意的描绘,其实并不难理解。明朝中后期,嘉、隆、万三朝的社会与宗教环境都弥漫着三教合一的氛围。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宗教内部,更在社会各层面,包括官方、民间和文人圈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小说《西游记》《西洋记》以及《封神演义》都深受这种思潮影响,明确地表达了三教合一的观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合一”的趋势,但各种宗教之间的“争胜”暗潮依然汹涌。
《封神演义》中对佛教的贬低,实际上是站在道教的立场上对佛教进行的低调处理。与此同时,《西游记》和《西洋记》则以佛教的视角,用文学的手法对道教进行各种挑战和质疑。这种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生态。
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解释“黄龙真人”为何定位高,但表现尴尬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