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市心理咨询中心(简称中心)的来访者中,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起来。“从8月下旬开始,中心来访者中学生群体逐渐增多,其中以初、高中学生为主,约占总来访者的70%。”市心理咨询中心、市四院副主任医师沈素梅说。
学生群体除了学业、考试压力外,还会存在新班级的适应不良,新同学的社交焦虑,对自己的外貌、身材或者社交地位等自我形象的焦虑……“别把情绪问题拖成疾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应学会及时求助,以防发展为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
开学出现焦虑,排解早进行
近两个月,即将升入初三的小苏(化名)同学总是感觉腹部不适、睡觉不踏实,特别容易疲劳,医院检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原因,中药调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在综合性医院医生的推荐下,妈妈带着她来到了市心理咨询中心。
有着十多年治疗经验的沈素梅接待了这对母女。了解到小苏在初一刚开学时,也有一段时间经常感觉疲劳、不太愿意去学校,后来交到了新朋友、适应了学习节奏,渐渐不再提不上学的事情了;初二上学期,小苏断断续续发低热、肚子疼、皮肤过敏等,三天两头去医院,父母很是焦心,但是毫无办法,也不敢提学业要求等。
“其实小苏的表现是典型的焦虑情绪在躯体方面的表达。”沈素梅医生指出,一般每年开学前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究其原因,大多是孩子放假期间的放松状态和学校学习生活的高压节奏之间的反差引起。此外,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生理上快速发育,心理成长节奏却不一致,容易对周围的一切持有反叛思维,经常感觉到孤独、空虚、不被理解,导致自身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行为上可表现为失眠、厌学、经常发脾气、埋怨父母、莫名哭泣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我伤害、持续的焦虑抑郁。
沈素梅通过真诚、中立的沟通,对小苏的身心烦恼给予了认可和共情。小苏感到了被理解和被接纳,逐渐敞开心扉,积极配合治疗,让自己早日摆脱“林黛玉”的状态,不再是起初排斥到中心治疗的模样。在和小苏的每次预约治疗后,沈医生都会和她的爸爸妈妈简单聊一聊。“说是聊一聊,其实也是有目的性的。”沈素梅医生笑着说:“得让爸爸妈妈理解孩子,不过度焦虑。环境好了,支持孩子的力量足够了,孩子才能真正地好起来。”
“咨询”还是“治疗”,判断很重要
“乐主任,说实话,女儿现在已经开始好转,我也没那么绝望了。幸亏听您的话及时服药,才没出意外。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感谢乐主任,救我女儿一命,也就是救了我们全家。”近日,市心理咨询中心、市四院心理科副主任乐守江的手机微信上收到了患者家属发来的感谢。
女孩自小成绩优异,去年读高二。开学时一次考试不慎失利,跌出了前5名。女孩不断寻找原因,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短板”科目上,放弃了原先喜爱的绘画、音乐等爱好,每天学到半夜。但越是努力、越不见成效。渐渐睡眠差了,胃口不好,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学习效率再下降,于是花更多时间来学习……陷入了恶性循环。
“妈妈先带着孩子来中心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改善并不明显。孩子的抑郁情绪达到了中重度,自信心严重缺乏。”乐守江介绍,“这种情况下,仅靠心理咨询干预,效果太慢,非常影响治疗信心。”凭借33年精神科医生临床经验,乐守江及时给女孩结合了药物治疗。两周后女孩妈妈发来了上面那条微信。
乐守江告诉记者,心理治疗的方法有许多,中心的医生会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病”或“非病”,然后制定综合治疗计划和预计进度,通常以CBT(认知行为治疗)方式为主,辅以多种治疗手段,不会机械地只采用一种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地观察来访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适当调整,以便于来访者既快又好地恢复心理健康状态。
呵护心灵成长,支持不可少
“相较于身体疾病,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认知仍然欠缺,觉得得了这个病特别‘没面子’,‘病耻感’很明显。”沈素梅讲述着她和同事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比如说,孩子向家长说自己很烦,很多父母会笑或者呵斥‘小孩子家家的,不愁吃不愁穿,有什么可烦的,专心搞好学习’。孩子们的烦恼无处可去,最后就变成了若干新旧不一的划痕、针眼等。”
工作中,中心的医生还遇到过不愿意去学校的低年级小朋友,无论家长、亲友和老师如何劝说,都没有效果、没法解决。最终来到中心,但孩子坐在诊室里一句话也不肯说。“其实孩子们是非常紧张的。”沈素梅说,“医生可以通过沙盘游戏上场景物件的摆放来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紧张?只有孩子们慢慢放松下来,才会与治疗师沟通。”
治疗学生们的心理疾病,从小的方面说,是与孩子的沟通;从大的层面上讲,是对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焦虑的孩子必然有焦虑的家长。”沈素梅建议,家长也需要不停地学习和成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但也要避免疏离太远,只注重物质生活、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呵护;家长对孩子有管教义务,然而,只有温和且坦诚地表达自我,才能有机会撬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自主健康成长”,由“我让你怎样”变成“你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为此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让孩子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去付出,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
除此之外,学校和社会层面也要更多地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要多向家长和孩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科普进校园工作,我们正在逐步开展。希望能和学校携手,共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全面向上成长。”沈素梅说。记者 姜琰 陶秋凤
举报/反馈

中国江苏网

156万获赞 30.5万粉丝
江苏门户网站 权威资讯发布
中国江苏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