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效应”,即指由于被禁止而激发起欲望,导致出现“小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对越是得不到的东两,就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诱惑力;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上的火种到人间,宙斯为惩罚人类,便令潘朵拉去普罗米修斯之兄厄庇墨特斯处。潘朵拉受诸神的祝福,使她成为最完美的女人而跟厄庇墨特斯成了婚。潘朵拉有个所谓『潘朵拉的盒子』,传说盒子里有着世间最可怕的诅咒。潘朵拉由于太幸福了,总觉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使得好奇心重的她终于有一天打开了那个盒子,于是所有的病痛、战祸灾难……都化作恐怖的幻象,飞向世界每个角落,人类灿烂辉煌的黄金时代也就此宣告结束。 因为她的好奇,人类无法避免的承受了各种痛苦,并且永无休止。
心理学大量的经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形成起来的具有生物意义的稳定需要。对一件事物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物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这件事物上。另外,没有得到解释的禁止会引发起各种推测和假设。当人们对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时,人们就找不到充分理由来遏制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平衡会朝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使人倾向于做出“偷食禁果”的行为。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引导他们喜欢读书,他们的父母苏洵夫妇不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而且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母 “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母一定阅读什么好书。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他们乘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被誉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潘多拉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演播的一些有声小说,每天只演播一段,而且每次都在上一段剧情发展将要结束,新的剧情发展即将开始的时候突然停下,制造悬念,充分利用听众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的等着第二天收听。再比如,电视连续剧往往在剧情的关键处突然插播广告,这种做法除了能提高广告的收视率,更能吊足观众的胃口。
我们不妨合理而灵活的运用“潘多拉效应”,通过“假意禁止,实则引导”的理念来达到我们教育或者引导的目的。比如,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烦恼,直接给孩子讲话的时候,他们就是不听。越是直截了当的说,越是不听。这个时候,我们来一个“欲擒故纵”,父母两人提前沟通好说话的内容,然后说悄悄话。一定要让孩子看见,但是假装特别不想让孩子听到。这个时候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会让他们迫切地想听到谈话的内容,反而会听听父母到底在讲什么。
但是,要注意两点。第一,如何让谈话的内容被孩子听进去,进而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父母必须提前充分准备的。第二,一定不能滥用这种方法,而且一旦发现孩子有偷听别人谈话的习惯要及时引导加以纠正。
所以,如何做的高明?如何在运用“潘多拉效应”的时候不仅可以达到效果,还不会产生衍生问题?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