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消费能力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奢侈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经济危机之下,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普通消费者个个都变成了砍价高手,经济危机也使得如口红这类的廉价化妆品和文化类的产品出现了大卖。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

例如,人们会购买昂贵的口红。潜在的解释是即使有经济危机的存在,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意愿并不会减少。当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值下降时,消费者会购买对其可用资金影响较小的商品。而在化妆品买卖市场外,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啤酒或更小,更廉价的商品。

如今经济增长放缓后,口红效应是不是也表现在综艺节目火热,抖音快手24小时不停歇,拼多多更实惠上呢?毕竟这些消费不用怎么花大钱,只需要有个wifi,开心了,打个赏,拼个团,100元娱乐一整天。

这几年,考研的大军一年比一年壮大,考研人数几十万几十万的涨,直看得考研人脸红耳热、心慌意乱。为啥这么多人追求学业的上进?有朋友自我调侃道:“还不是因为眼下没机会赚到什么钱,内心恐慌得一逼。只能看能不能读个研究生镀个金什么的,多些人脉和资源,以后换工作啥的多点机会。”可见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前程和钱袋子都有隐隐的担忧。

确实,以前钱容易赚的时候,有钱就做理财、买房或者炒股等等,来钱容易,简直喜大普奔,喜气洋洋。但现在经济放缓了,进账的钱少了,还怎么花钱呢?那就花小钱,娱乐、投资自己呀,比如说近些年大热起来的学习认证、听书、柬埔寨游、泰国游、看电影、看演唱会等等。

道理也很好懂,经济不好,收入就会减少,很难去做大开销的事情,比如说买房、买车等大手笔的投入,但是消费的欲望还在这呀,并不会消失呀。

这个时候大家手里的小闲钱,就都去买一些廉价又非必要的商品,就比如口红这样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多说一句,一整套YSL的口红也要一千多,也算是平价的奢侈品。而且当口红接触嘴唇的时候,柔软润泽,气味香甜,涂完后整个人气色大变,神采飞扬,也起到安慰剂的作用。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到穷人有了更多的钱,他们会优先选择买味道更好的食物,以及烟、酒等非必需品,而不一定是营养更均衡、更健康的食物。

可见穷人并不是只有在吃饱吃好之后才会产生其他需求,实际上,穷人宁可吃得差一点,也要省出钱来兼顾其他需求。那么这类非必需品是不是也起到安慰剂的口红效用呢。

联想到疫情这些天价盒马,除了考虑健康、营养外,还很在意是不是特价,可能潜意识也觉得经济不景气,或者时下大家都有点艰难,一起克服克服的那种共同体感吧。

举报/反馈

掌柜说金融

24获赞 4粉丝
从事金融行业8年,自由投资人,定期分享行业动态、最新趋势,有问题可在评论区回复,有问必答。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