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去报考驾校,驾校提供三种付费模式,2888元只含培训费,3888元含培训费和报名费,4888元含培训费,报名费以及一对一教学。
最后我报名了中间的3888元…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呢?
在行为经济学中给出了解释——折中效应。
什么是折中效应?
折中效应就是人们在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做选择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中间选项,因为这样能让人感到安全,不至于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经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谜。
我们并非像自己愿意承认的那样,能停留在理智的层面来做出每一个决定。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决策?到底是什么在理性之外左右着我们的言行?
接下来为大家一一揭秘。
小丽,今年33岁,单身。因为工作机会接触不到男性,父母很着急,为小丽安排了相亲。
小丽同意去相亲。但是第一次见面,为了避免尴尬,小丽决定带上自己的闺蜜小梦。
但是小梦长得比自己漂亮,如果相亲对象看上小梦怎么办…
就这样,小丽纠结在相亲当天到底要不要带闺密?
人们在对一个对象(人或事物)进行判断时,大都可以根据决策情境将评估模式分为两种情况:无比较对象的单独评估和有比较对象的联合评估。
这就是著名的评估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带女伴,那么男方一般都会对女孩和女伴进行比较,这就是联合评估;而如果不带女伴,那么男方没有参考对象与女孩进行比较,这就是单独评估。
奚恺元教授根据在评估模式领域的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相亲定律”。
根据这个“相亲定律”:
如果女孩和女伴都长得很漂亮,如果带同样漂亮的女伴去相亲,男方容易对女孩和女伴进行比较(联合评估)。由于是联合评估,男方容易觉得“这个女孩长得还不错,不过也并没有比别的女孩子漂亮”,从而降低印象。
这时候女孩就不应该带同样漂亮的女伴陪自己去相亲,以免让自己的优势变得平庸。
如果女孩和女伴都长得不漂亮,如果女孩自己一个人去(单独评估),男方容易觉得“这个女孩子不漂亮”,从而对女孩产生不好的印象。
这时候女孩带同样不漂亮的女伴陪自己去相亲,不漂亮的女孩和不漂亮的女伴比较起来,男方容易觉得“虽然这个女孩长得不漂亮,不过也没有比别的女孩差,看来女孩都这样,可以接受”,从而对女孩产生较好的印象。因此,女孩应该带同样不漂亮的女伴陪自己去相亲,从而为自己的不漂亮“分散责任”—反正大家都这样!
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单独评估更好,什么时候进行联合评估更好呢?
如果有A参考对象(人或者事物)和B参考对象(人或者事物),根据各自是否优秀或者一般,我们可以总结为下面4种情况:
1.如果A>B,即A对象优秀,参考对象B一般,这时候应该进行联合评估。
2.如果A<B,即A对象一般,参考对象B优秀,这时候应该进行单独评估。
3.如果A=B,而且A和B都很优秀,这时候应该进行单独评估(以免优秀变成一般)。
4.如果A=B,而且A和B都不优秀,这时候应该进行联合评估(“分散责任”—反正大家都这样)。
人生是由各种各样的选择组成的,懂得评估模式对选择的影响,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决定,让生活少一些遗憾和悔恨。
最终的选择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只要能够且敢于揭开那层“评估模式”的面纱,正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必然能够做出人生中最明智的选择。
2010年,以正版版权剧闻名的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此后,乐视网的股价迅速上升。2015年,乐视网市值高达1700亿元,成为创业板第一股。
我的一位朋友2013年入手了乐视网的股票,面对着乐视网的股价飞涨,他并没有卖出,而是选择继续持有。他相信,乐视网的股价还会继续升高。
然而,乐视网在2015年市值登峰造极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
我这位朋友很后悔自己没有在股价的高点抛出套利,但不愿选择割肉,因为他不愿意接受损失。
2017年年初,乐视网风雨飘摇,但创始人贾跃亭仍然努力让乐视网获得了孙宏斌旗下融创中国150亿元的注资支持。然而,即使是这150亿元的注资输血,也帮不了乐视太久。2017年4月,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远逃美国避债,其“下周回国”的诺言到今天仍然没有兑现。
2020年,乐视网终于被深交所摘牌退市,贾跃亭也在美国宣布破产,
我的朋友损失惨重。
在股票投资上,很多人在股票跌时不愿意“割肉”而选择继续追加持有,寄希望于该股票能够止跌回升,结果却被越来越深的套牢。
这就是著名的“沉没成本”效应。
所谓“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是指人们容易因为以前在某件事物上的投入而继续投入,即使继续投入可能亏得更多。
要让人去做一件事,最好的办法不是送他免费的东西,而是让他付钱或者付出努力。
如果这件事情本身对我们是有好处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沉没成本”效应对我们也是有益处的。
前几天我花800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讲座。在这两天我很认真,很准时的听讲座,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800元。
我们每个人要想积极锻炼或者学习,是需要进行自我控制而付出努力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沉没成本”效应正好可以加强人的自我控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舍不得浪费钱。
前一阵,我家附近开了一家大型超市。我喜欢在这家超市买牛奶。
和周围的几家超市相比,这家超市的牛奶一直在做促销,一盒980毫升的鲜牛奶的促销价是9.5元,而且超市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加送一盒500毫升的牛奶,很划算。
两个多月后,我发现这家超市不再赠送牛奶了,而且980毫升的鲜牛奶的价格从9.5元涨到了12元多。慢慢地,我买牛奶的次数就比以前少了。
消费者对于涨价的敏感,比对降价和促销的敏感要强得多。
当认识到购买同样的产品要付更多钱时,他们就觉得受到了损失;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失,他们就会选择不买这款产品,或者减少购买量。
这就是“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的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损失规避”真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损失。
因此,我们会倾向于规避损失,但是我们对损失的畏惧并不是没有限度的。
当收益比损失达到一定比例时,我们对损失的敏感就会逐渐降低。
那收益增加到什么程度时,能够消除我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呢?
特沃斯基教授和卡尼曼教授的研究表明:
当收益达到损失的两倍以上时,人们的选择就开始发生转向:从原先的规避风险转向追求风险!
通过调节损失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行为发生转向从而规避风险转向追求风险。
生活的根本源动力来自欲望、激情、爱憎、悲喜,来自平静外表下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冲动,也来自每个人身上潜藏的弱点和缺点。
拥有自知之明,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困惑,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弥补这些看起来难以逾越的弱点。
让我们带上对自己充满希冀而又清醒的认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