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内耗?简单来说是一种当代人熟悉的心理状态——自我消耗。
【内耗效应】:内耗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群体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精神内耗是发生在自己内心世界的波动,是自己把自己的心放在火上烤,放到油里烹,放到冰天雪地里冻,扔到沙漠里流浪。每个人都有精神内耗的时候。
张女士刚刚与一位朋友的远方表姑的妯娌见了面,为了儿女的终生大事。来人是个中间人,她仔细打听了对方男孩家庭的情况,“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哥哥已经结婚,孩子在上海工作,挣得不少,身模样不错”,心中甚是满意,喜不自胜,回家路上大葱都多买了两根。
这几日来,她每天都心烦意乱地担心女儿的婚姻大事,你看,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没辜负她每天泡在同城微信相亲群,一看到有合适条件的信息,就立刻与对方联系。女儿总是对她说,“妈妈,你真的太努力了!”
没办法啊,如果说70后的父母还有什么人生心愿没实现,那就是儿女到了婚嫁之年,但是还没有结婚!她急啊!
张女士发微信消息给女儿,“在忙吗?有人介绍了一个我认为各方面都不错的男孩,balablabalab,你觉得如何?咱们是不是交换一下联系方式?”末了她补充,“不可以拒绝,除非你已经有男朋友了。”女儿不出所料地又搬出她“那一套”理论,“不想相亲了,我可以拒绝吗?我单身一辈子也不是不行。其实我是无性恋者,不会爱上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张女士说,“我吃饭了,你醒醒吧。”反正她已经把联系方式发过去了。
李蕾,她不是那个出现初高中英文作文里面每次都拜托别人替她写信的李蕾,她只是一个等着接女儿幼儿园放学的母亲。生了小朋友之后,她的一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她的幸福感和焦虑源都成了女儿。
她买了很多早教书,立志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她往家里装了监控,可以时时看到女儿在做什么。她的抖音也变成了“秀娃神器”,每次发布都有好多亲戚朋友点赞,夸孩子可爱。她的手机上拍了很多女儿的“黑历史”,现在每次她大哭的时候,她第一时间都是想拿出手机录视频。“哈哈,这代人的童年记忆可都是高清的。”李蕾感叹。可是比起别的小朋友,女儿总是有些孤僻,这让她格外担心。
不远处女儿哭花了脸喊着,“妈妈”。怎么了?她这一颗心都被揪起来了。
“裁员”,是这一年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最看到的最多的信息。他出生于90年,今年32岁,已经到了一个不升职就要被职场淘汰的年纪,毕竟很多公司的招聘年龄已经限制在了35岁,他没有多少时间了。但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看不到前景和未来。然而身边人纷纷丢工作的惶恐,又让他陷入了举棋不定的状态。为此,他已经晚上失眠了很多次。
他已经过了那种内耗而不自知的年纪,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等一个转机,但是又不知道这个转机何时能来。
手机上的招聘网站突然跳出来一条,“请问您是在找xx方面工作吗?”
她再一次决定要分手了!这段不平衡的“姐弟恋”她再也不想继续了!她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选择和一个这么不成熟的男孩在一起,难道就是因为他长得帅?她发誓再也不看脸了。
“我们分手吧”,在微信聊天页面显示了“已发送”。这已经是第xx次她说分手了。
这段为期两年的恋爱激发了她身上最不好的一面。她疑心病重,异地的时候要求男朋友必须每天报备。她托付心强,一旦恋爱就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她是付出型人格,但是看到对方享受自己所有的好而做甩手掌柜的时候,气又不打一处来。但是男朋友答应了分手,她又会去算塔罗、看星盘看他们何时能复合。
她承认,自己真的有点恋爱脑。她也感觉到,他不是她的“正缘”。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想分总是分不掉。
不一会, 手机里传来了令人心烦的声音,“姐,你是我唯一的姐。”
读研还是工作?最近半年Joy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她明年才会毕业,但她从身边的朋友纷纷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我不再是小孩”的危机感。校园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但是她不能永远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但是摆在面前的路,好像每一条路可以走,但每一条又不是她想要的。
琪琪已经15岁了,但是她的存款还不支撑她集齐喜欢的小说的周边,而且作业也没写完。她正对着如山一般的作业欲哭无泪,垂头丧气。另一边沉浸在没有集齐周边的失落里,甚至去“嘴”了出版社两句,为什么要涨价,你们不知道一本书定价39.9很贵吗?不是每个小孩都有这个钱。
琪琪想,等我长大,就会拥有自由,拥有自己的钱。我就可以看所有想看的小说,去所有想去的地方,做所有想做的事!现在,就先把暑假作业写完吧。但她还是没提起笔。
精神内耗是一个情绪低谷,它的对面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就是不要立刻满足自己的欲望,为它设置栅栏,跨过去再给自己甜头。比如你想躺平追两部综艺但又明知自己应该起来画画,明明可以立刻满足娱乐需求,但是你依然选择去画画之后再去追综艺。约束自己之后再去填饱渴望,这样的满足方式就没有了逃避画画的愧疚感。
如果说精神内耗是对理想目标的无作为,那么延迟满足则在延迟的时间里加强了对满足的行动力。信我!延迟满足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令人重新收获对生活的掌控感。
每个人周身都围绕着能量,有时高,有时低。个人能量存在波浪线般的变化,也可能在于社会、他人的交流中产生波动。爱情、友情时常面临能量的交换和抢夺。守护能量最简单的办法是设置边界,达到内心的维稳。
有时候我们很羡慕身边那些元气满满的人,他们也不是天生如此,只能更会守护自己的能量。
赵露思是如何保持元气的状态,她说——管理预期。“因为我对所有事情的预期都放的很低,当结果比预期高的时候就会开心。我还是不希望有太多的期待放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一旦有了期望,就会有50%的可能性会失望。
守护能量还有一种办法是,设置边界。如果知道做这件事情会令自己产生思想负担,那么就设置保护罩,把负能量隔绝在外。如果你的精神内耗来源于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那么同样可以选择暂时撤退,回归到自己的世界里,平衡好自己之后再去解决问题。
@严艺家:“有许多看起来消耗的情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抑郁可以让人避免过度冲动,恐惧可以让人远离危险,愤怒可以让人表达主张,甚至恨都可以让一个人奋发图强。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精神内耗反而能够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心理盲区。”
即便“精神内耗”是被嫌弃的,但它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把它变成心情上的缓冲带,而不是当作情绪漩涡,在利用它而不是被利用之间,重新收获对人生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