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芷若
全文约2100字,请耐心品读 。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幸,这些不幸的产生,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一种否定的情绪,尤其是对于未来感到恐惧,不愿意面对,选择做一些事情转移注意力来缓解心中的焦虑,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未知事物的时候,正是这种未知,给我们心里造成的一种焦虑和恐惧的心态,让我们忍不住想把头和鸵鸟一样埋进沙子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鸵鸟效应”。
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暂时的逃避会让结果更加复杂,更难处理,和掩耳盗铃有相似之处。
鸵鸟效应来自于一个寓言故事,鸵鸟和雄鹰是两个知名的大家族,这两个家族素来不和,在某天,鸽子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口信,说是有敌人即将来犯,要挑战这两个强大的家族,雄鹰家族听了各个群情激昂,想要跟敌人决一死战,但鸵鸟家族既不想在冤家面前示弱,又没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敌人。
当决战来临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黑压压的向大家扑过来,雄鹰家族选择主动出击,把敌人扑杀殆尽,而鸵鸟家族却丢盔弃甲,个个都把头埋进了沙子里,当雄鹰家族把敌人赶走之后,见鸵鸟家族的人还把头埋在沙子里,就出言讥讽它们,鸵鸟家族听到讥讽,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开始庆幸自己早早的把头埋进了沙子当中,否则大祸就临头了。
在这则寓言故事当中,鸵鸟家族的行为也被心理学家们称为鸵鸟效应,知道鸵鸟效应的由来之后,或许很多人已经开始在反省,自己内心深处是否也有这样的逃避心理。
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遇到真正的困难时刻,所以一直不觉得自己会像鸵鸟那样逃避,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刻的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知,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鸵鸟效应的三种表现。
鸵鸟效应的典型行为就是拥有一定的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可以表现在感情生活中,有不少情侣最终走向了分手或者是婚姻,这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但是一些情侣在分手之后,有些个体会由于承受不了打击,总是寻死觅活,你以为这些人是真的爱对方。
其实并不是如此,这就是鸵鸟效应中的依赖心理在作怪,依赖心理是个体处于一种被动的关系中做着一些违心的事情,虽然他们非常讨厌这样的行事方法,但又对其他个体产生了依赖心理,不仅不敢面对现实,还会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成救命稻草,期待别人的认可,让自己不自觉取悦他们。
鸵鸟效应的第二个表现特征就是会有一定的社会懈怠,在我国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间小故事“山上住着一个和尚,他每天都会去挑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就变成了两个和尚抬水喝,但是当来了第三个和尚的时候,反而是没有水喝了”。
这个小故事就是这个给人们展示了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结果,当一个和尚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给自足,而两个和尚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分工明确让自己填饱肚子,但三个和尚的时候做不到分配合理,导致都会觉得让对方占了便宜,不愿意再打水喝。
鸵鸟效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采取了回避的策略,不敢正视困难和敌人,社会懈怠也是基于这一点才衍生出来的,这类人往往不愿意正视现实,只想以回避的态度享受当下,对于即将到来的成功感到害怕,而且觉得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保持着同样的心态。
当这样的情绪或者行为延续到工作、婚姻当中时,往往会得不到希望的成功与幸福,最终结果极大可能被遗弃或者是被丢弃,毕竟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不想付出的人在一起。
鸵鸟效应第三个表现就是拥有一定的从众心理,曾经有一位心理学老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这个班级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其实是国际上有名的化学家,并且还介绍了他研究的一种新型化学品,经过老师的介绍之后,学生们认为这个心理教师就是一位化学家。
随后他拿出了一个瓶子,然后赶紧说瓶子打开,其中的味道就会在空中传播,如果对化学药品过敏的话,就会有一种疾病体现在身上,打开瓶子之后,众多学生条件反射般捂住鼻子。
“化学家”不慌不忙的告诉大家,应该用心感受,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收集大家的感受,有些人说这个瓶子里面的味道和其他化学物品不一样,而有些人还说自己闻到了香味。
另外一小部分人则说自己闻到非常刺鼻的味道,实验结束,心理学教师终于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说这个瓶子里装的其实只是普通的自来水,这个实验就得出了鸵鸟效应的从众心理表现,让人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鸵鸟效应的基本原理是指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受到外界种种因素的影响,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胆小的人,只想跟随大众的脚步,不想做出自己的判断,可是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往往只存在少数人身上,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与众不同,就必须摆脱鸵鸟效应带来的影响,毕竟坚定自己的内心没错,对于一些未知的恐惧,我们也要鼓起勇气战胜它,不能一直活在心理阴影当中。
老话说的“三人成虎”也是这样的道理,即使自己原本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但是受到鸵鸟效应的有影响,不敢面对未来,也不敢承担责任,只好跟随大众的脚步做出选择,结果会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在心理学上表现为只要逃避现实,蒙蔽视线,自以为安全,就会产生一种自欺欺人,推卸责任的心理状态,在逃避责任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失去了应有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举报/反馈

芷若心理

6505获赞 503粉丝
温柔,理性,逻辑,实用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