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数学家图克,为了更形象地说明个体理性,用两个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构造个博弈模型,就是经典的囚徒困境。
两个人犯事被抓后,都矢口否认罪行。警方便将两人隔离,分别讲清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会被立即释放并有举报奖金而另外一人将判8年;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各判5年;若两人都不认罪,警察便以证据缺乏,至多各判1年。
那么罪犯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两人合作选择沉默,各判一年,总体利益更高。但在互相信息隔绝的空间里,他们必须考虑对方的选择,甲不相信到自己的同谋顶得住自由与金钱的诱惑,并且认为对方也是如此设想。若自己选择背叛,对方抵赖,则自己活得自由与金钱;若对方选择了背叛,自己也要背叛,才不用承担最高刑罚。两人处境一致,理性思考后的结论也会相同——选择背叛,均服刑5年。
模型
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是利己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对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选择,能得到最优的结果,但是对于整体来说是非理性的,最终导致对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利的结果。为防止出现这种结果,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加强内部沟通,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才能实现集体和内部成员利益最大化。
风调雨顺,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谷贱伤农”是囚徒困境的一个典型问题。粮食增产了,由于市场需求固定,农民为了将粮食变现,只能竞相降价。粮食虽然多产了,但是单价低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对于“卖方市场”这个整体是不利的,导致农民个体也不利的情况。所有有些聪明的农民在博弈时一般不正面的鱼死网破,而是选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策略。
博弈
举报/反馈

士生

364获赞 117粉丝
谈谈常识好奇历史装装文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